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9(1 / 2)

加入书签

过这个商机。

“这个我也说不准,做手工豆腐的话,还是有搞头的。如果买个做豆腐机,城里也有这个的。”刘军浩想了想回答。 w?a?n?g?阯?发?布?y?e?i???????é?n????〇???????????ò?M

“就是,广喜,你要是做手工豆腐,我绝对第一个支持。现在街上做的豆腐太假,吃起来味道都不对。”刘广聚也插嘴道。

“做手工豆腐,你们想让我累死呀,哪有这么大的精力。”二麻子哭笑不得的回答。

纯手工豆腐不但费时而且费力,要提前两天选好黄豆用温水泡上,等豆子鼓起来拿到石磨上磨豆浆,接着还要过滤豆腐渣。

留下的那部分乳白色的才是真正的豆浆,然后上锅生火,把生豆浆烧开,再用文火慢炖放进卤水点,到这一步豆腐才算基本做成。

刘家沟以前也有豆腐坊,每到腊月二十几,家家户户要准备豆腐过年敬神。

磨豆腐时要推磨,这绝对是件力气活儿。推磨的人大冬天只穿着汗衣,几圈下来热的全身冒汗。刘军浩那时候还小,并没有亲手尝过推磨的滋味,不过倒是赶上喝豆浆和豆腐脑。

现在仔细想想,小时候的豆浆和豆腐脑真好喝,绝对称得上是纯天然绿色食品。

豆腐点好挑回家,除敬神外大人们还会将一部分豆腐捏碎,炸豆腐圆子和炸豆腐底子,等来客人的时候招待。

后来村里人嫌自己做豆腐费事,需要的时候全到街上买,豆腐坊也慢慢只存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还是算了吧!”二麻子想想觉得众人说的有道理。如果用电磨做豆腐,和城里的没什么区别,体现不出特色来,人家干嘛买个豆腐带一百多里回去。

真用手工做……自家做几个吃倒不错,如果用来卖根本不划算。

“要不今年咱们组织几个人做手工豆腐吧,不卖就自己吃,反正村里过年都要用。”被二麻子一提,刘军浩倒是生出念头。

“算我一个,我家今年也做两个手工豆腐。”刘军奇立刻开口报名。

做豆腐、打粉条、上街办年货,到腊月二十几的时候,前来刘家沟过年的游客大部分到来,整个村子彻底热闹起来。

张倩爸妈和大哥一家二十七那天才过来,她二哥连同嫂子今年回娘家过,不过他家也派了小建辉做代表。

一众人来的刚好,正赶上贴春联。

“二十八,贴花花”吃过饭,张爸他们往街上赶集,刘军浩则被被几个小家伙拉出来贴春联。

往年刘军浩还动手写几张“出门见喜”之类的横幅,今年他懒省事,全部买的是成品。

他这边正领着小彤彤等人在大门上贴对联,悟空这家伙也凑热闹,趁没人注意把屋里刚裁好的对联偷走,然后弄了些浆糊上蹿下跳往门上贴。

等刘军浩回屋那横幅的时候,一看傻眼,客厅门早歪歪扭扭的贴好。两个对联根本不是同一幅,而且其中一个贴的还是头朝下。

抬头看看上边的横批——迎春接福,倒是贴切。

再一扭头,鸡笼前贴上“鸡鸭成群”,嗯,这个非常正确,估计是冒蒙对的。狗窝前贴的是“六畜兴旺”,这个也行吧,当初是准备贴马棚里的,不过你干啥把它也贴个头朝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