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6(1 / 2)

加入书签

一会儿的工夫,她吃了五个,而且是意犹未尽。

看张倩手还要往竹筐里伸,刘军浩赶忙挡住了,说等下午再吃。

柿子虽好,可是这种天气,吃多了胃里指定受不了。

在吃的方面,他们两口子性子相同,都是逮住好吃的想一次吃个够。

“柿子一般都是两三年挂果,哪能当年就摘柿子。”对种植柿树,刘军浩还是有些经验的。柿树和别的树木不同,属于“一年栽树,百年收益”的类型,很多柿树能活上上百年,而且是一直挂果。

“没事,反正咱们有的是时间,最好再种几棵苹果树”说到种植水果,张倩来了兴致,开始为明年春上院子的规划动起脑筋来。

结果从苹果树说到石榴树,再说道鸭梨、葡萄等等。照她的想法,自家的前院那么多空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全部栽上果树算了。

那样一年四季都有果子吃,想吃什么都不用到街上买。

第一百九十九章 采蘑菇

吃了不少柿子,晌午的时候两人都不怎么饿,干脆摊了几张鸡蛋煎饼了事。

吃过饭,精神头十足,刘军浩泡了大半壶菊花茶,往里边加上几粒蜂蜜,然后开始满院子转悠。

上午那阵儿和张倩谈论果树的事儿,因此他就把目光投向院角。

嗯,春上在水沟边插下的那株桃树现在已经有一人多高了,照这个样子明年说不定会结果子呢。

自己明年找个机会儿也在石锁中扦插一些,那里边种棵桃树肯定长的更结实。

转了一阵子,没啥别的事儿,他和张倩打了一声招呼,到村里看看。上午刘五奶过来的时候说刘启华家准备这两天翻修房子,他想问问什么时候开始动工,到时候早些过去帮忙。

到人家一问才知道后天准备动工,不过刘启华和他一样,不想麻烦村里人,而是直接包给镇上的建筑队。

至于为什么没请村里人,自然是没人家专业,那些升降机、兜子车等等建筑工具村里根本没有。他这边包出去一步到位,也不用操太多的心。

“你小子,想过来吃你家的酒席都不让。”刘军浩笑着捶了他一拳。两人的年纪差不多,小时候也是一起撒尿和泥的主儿,长大了反倒生分不少。

“怎么不让,今天晚上我这儿就有酒席,到时候我喊你过来。”刘启华倒是不含糊,说着又递上一根烟。

“好呀,你准备怎么盖?”刘军浩应了一声,反问起房子的事儿。

“和你家一样,两层,直接盖四升四了事。”四升四就是上下两层各四间,其中下边的有两间并在一起当客厅。这么算下来,也有一百多平方的空间。

要说以前这么盖是想都不敢想,不过这两年村里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刘启华又开了一个小卖铺,手里边自然宽裕起来。

其实他家人口简单,四口人,根本用不了这么大的房子。刘启华的算盘打得精明,所想的自然是多出的房间租给前来游玩的城里人。

村里有这个想法,准备秋后动房子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看到的都是来刘家沟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多盖几间住房自然多一些收入。

刘广聚原本前些日子开会想组织村里人盖宾馆,可是最后这事儿村民纷纷表示反对,其中也有这个因素在里边。想想也是,村里盖宾馆是公,自家盖楼房是私,这年头谁还没有点私心。再说了等农户家里的房子翻修后,外人游玩时住处紧张的问题自然能够得到解决。而村里盖那个宾馆估计也就五一、十一的时候用一下,平常都闲着,这完全是资源浪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