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1 / 2)
望你好生准备,莫要因此事影响了心神。大颂取士,重在才德,不在出身。”
那老者热泪盈眶,挣扎着要行大礼,被赵庚旭扶住。
周围的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九殿下千岁!”
随即,附和声此起彼伏,尤其是那些寒门学子,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
此事如风一般,瞬间传遍了整个京城。
世家圈子一片哗然,震惊于赵庚旭小小年纪就如此的狠辣与不留情面,更惊惧于皇帝对此事可能的态度。
戴府更是如同炸了锅,戴仁又惊又怒,但听闻事情经过及赵庚旭那“法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言论后,竟一时不敢立刻发作,只能强忍怒火,先将儿子抬回府中医治,暗中观察风向。
而在寒门学子和平民百姓中,赵庚旭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九皇子当街杖责刑部尚书之子,为寒门主持公道”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皇宫,御书房。
皇帝赵衍听着暗卫的详细汇报,脸上看不出喜怒。太子赵庚明侍立一旁,眉头微蹙。
“父皇,小九此举,是否过于……激烈了?戴仁毕竟是刑部尚书,世家代表之一,如此当众折辱其子,只怕……”太子有些担忧。
皇帝沉默片刻,忽然轻笑一声,手指敲了敲御案上那本玻璃宫的账册,又指了指另一份关于各地寒门学子反应、以及京城舆情汇总的密报。
“激烈?朕看,恰到好处!”
皇帝眼中精光一闪,“之前我们还在想,如何更快地树立新规,打破旧俗。小九这一顿鞭子,比我们发十道诏书都有用!”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宫城外熙攘的京城:“他这是在告诉所有人,时代变了。世家特权,在国法与新政面前,必须退让!寒门学子的尊严,不容践踏!”
“这顿打,打得好!打醒了那些还沉浸在往日荣光里的蠹虫,也打出了朝廷推行新政的决心!”
他回头看向太子,语气坚定:“明儿,传朕口谕,嘉奖九皇子赵庚旭,秉公执法,维护京城秩序。另,着京兆府将此案缘由、处置结果,张榜公告,以正视听!”
太子闻言,心中豁然开朗,躬身道:“儿臣明白了。”
第47章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大颂朝科举会试如期举行,贡院龙门开启,无数双眼睛盯着这座位于京城东南角的贡院。
天还未亮, 贡院街已是人山人海。
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提着考篮, 背着行囊,在巡城卫兵和礼部官吏的引导下, 排成长龙, 依次接受严格的搜检, 鱼贯入场。
这些举子, 他们或锦衣华服,气定神闲, 眉宇间带着世家子弟的优越;或身着洗得发白的儒衫, 面色凝重,眼神中透着寒窗苦读的坚毅。
至公堂前那汉白玉垒砌的高台上,太子赵庚明与九皇子赵庚旭并肩而立, 俯瞰着下方如同潮水般缓缓涌入各排号舍的举子。
赵庚旭今日身着石青色缂丝云纹皇子常服, 玉带束腰, 金冠绾发, 难得地敛去了几分在天工院摆弄器械时的随意不羁,显露出几分符合场合的皇家威仪。
吏部侍郎李不言侍立一旁, 目光深邃,不动声色地扫视着整个考场。他注意到今日考场内的巡场官神色间似有异样。
辰时正刻,伴随着三声浑厚悠长的钟鸣, 贡院那两扇沉重的朱漆大门在刺耳的吱呀声中缓缓合拢,“哐当”一声落下了巨大的铜锁。
至公堂内,香烟缭绕, 庄重的祭孔仪式依古礼进行。
太子代表皇帝,率领众官焚香叩拜,每一步都彰显着国家对取士大典的极度重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