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1 / 2)

加入书签

持续收购?”

“其三,即便土地得以收回,如何确保能公平、公正地分配到真正需要的百姓手中?

其中环节众多,如何防范胥吏从中渔利?又如何建立机制,防止新的土地兼并发生?

“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难题!”

王瑾叹了口气,言辞恳切:“殿下,非是臣危言耸听,亦非臣有意维护豪强。”

“实在是土地乃国朝之根基,牵涉极广,影响深远。贸然行此剧烈之策,恐非但不能惠民,反可能引发朝局动荡,甚至……”

“祸及殿下自身安危啊!”

他想到了云州那些胆大包天之徒,连皇子都敢暗算,若真触及他们的核心利益,其反扑必将更加疯狂。

李不言闻言,立刻反驳:“王瑾此言,未免过于保守!岂能因阻力大便畏缩不前?”

“殿下此策,正是为了江山永固、百姓安乐!那些世家豪强,盘剥黎庶,蛀空国本,难道就因其势大,便听之任之吗?”

他越说越激动,“《承商律》可护工巧,为何就不能有律法均田地?只要殿下有此决心,君臣上下同心,何愁大事不成?”

李锐也重重点头,声援李不言:“这次我站不言先生!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眼看三人又要争论起来,赵庚旭连忙摆手打断:“好了好了,三位的意思,我都听明白了。”

他小脸上露出认真的思索神色。

他当然知道王瑾的顾虑是对的,土地改革是历朝历代最难啃的硬骨头。

但他更清楚,若不能从根本上触及土地兼并问题,所谓“盛世”就如同沙上筑塔,难以持久。

天幕中的“显宗”做到了,他赵庚旭未必就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当下的路径。

“王瑾所虑,确是实情。此事关乎国本,确实不可操之过急,需步步为营。”

赵庚旭缓缓道,先肯定了王瑾的观点。

“但不言和李锐所言,亦是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我提出此想,并非要即刻在全国推行,而是希望我们都能开始正视并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他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思路:“或许,我们可以先谨慎选择一两个土地兼并问题特别突出、矛盾较为尖锐,同时又地处偏远、影响可控的地区,作为‘试点’?”

“在此范围内,探索不同的限额标准、收购方式、分配方案以及配套措施?先行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细则,待国库充盈、时机成熟,再考虑后续推广?”

“试点?”

李不言、李锐和王瑾三人皆是一怔,随即都露出了深思的神情。

这个法子倒是新颖,既能迈出改革尝试的步伐,又能将风险和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实比不分青红皂白地全国一刀切要稳妥和智慧得多。

“殿下思虑周详,臣等佩服。”王瑾率先表态,语气明显缓和了许多。

若只是在小范围试点,谨慎推进,倒不是不能尝试,总比无所作为要好。

李不言也冷静下来,仔细琢磨后点头赞同:“殿下圣明!试点之法,确可积攒真实经验,验证策略之优劣,查漏补缺。”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页?不?是?ǐ????ù???e?n??????2????????????则?为?山?寨?站?点

见三人态度趋于一致,赵庚旭心里偷偷松了口气,脸上重新露出笑容,仿佛卸下了重担。

他拿起一块新点心塞进嘴里,含糊又带着点狡黠地说:“那就先这样,你们帮我把这些想法,还有试点的利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详细写成策论,我年后再找个合适的时机拿给父皇瞧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