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 / 2)
垃圾。
只见老人无声地啜泣,孩童饿得啼哭不止,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酸臭和绝望的气息。
一队手持兵刃、面色冷硬的官兵正在大声呵斥,粗暴地驱赶着任何试图靠近京城方向的流民,维持着一条无形的、残酷的界限。
赵庚旭愣住了,他从未如此直观地见过这般凄惨的景象。
皇宫大内、酒楼街市,他所见皆是繁华锦绣,何曾想过天子脚下竟有如此景象?
他立刻收敛了所有闲适心情,小脸绷紧,对车外随行的小太监沉声道:
“去,把那边负责看守的官兵头领给本殿下叫过来!”
很快,一个穿着低级武官服饰、满脸风尘仆仆的校尉小跑着过来,跪在马车前,声音带着惶恐:
“参见九殿下!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赵庚旭指着窗外那惨烈的景象,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质问:
“这些人是怎么回事?为何聚集于此?你们又为何驱赶他们?”
校尉不敢抬头,低声回道:“回殿下,这些……这些都是从蜀地逃难过来的灾民。
蜀郡蝗灾肆虐,颗粒无收,他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一路逃难到京畿之地,指望天子脚下能有一条活路……”
“蜀地蝗灾?”
赵庚旭的眉头拧得更紧了,“父皇不是早已明发谕旨,命太子亲自督办,调拨了大量粮草前往赈灾了吗?
为何还会有如此多的灾民流离失所,涌到京城外来?朝廷的赈济呢?”
那校尉身子伏得更低,声音支支吾吾,充满了为难:“殿下明鉴……陛下确是仁德,下了严旨……也、也在那边设立了官府的粥棚,每日两次施粥……
只是……只是上官严令,绝不许任何流民踏入京城一步……说是……说是如此多的灾民,若是涌入城内,惊扰了城内的王公贵族、各位大人,万一发生冲撞……或是引发偷盗、甚至疫病……那才是塌天的大麻烦,奴才等万万担当不起……
奴才等也是奉命行事,求殿□□谅……”
赵庚旭顺着官兵指的方向,确实看到了远处几处冒着袅袅炊烟的简陋粥棚,排队领取稀粥的队伍长得望不到头。
他明白官兵所说的“秩序”和“防范”并非全无道理,京城的稳定至关重要。
但看着眼前这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他的心里像是被一块冰冷的巨石堵住,沉甸甸的,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一种无力感混合着愤怒在他胸腔里涌动,他知道,此事牵涉甚广,绝非一个小小的校尉所能解释,更非他此刻能轻易解决。此事,他得回去问父皇。
这时,一阵凄厉绝望的哭求声猛地穿透了周边的嘈杂,尖锐地刺入他的耳中:
“求求官老爷了!行行好!发发慈悲吧!
我弟弟……我弟弟他就快不行了!他就剩一口气了!
让我们进城找个大夫看看吧!求求你们了!给条活路吧!”
赵庚旭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瘦骨嶙峋的少年,正死死抱着一个年纪更小、面色已然青白、双眼紧闭气息微弱的男孩,跪在地上不顾一切地向着守军磕头,额头上已是一片污血和尘土。
一个被哭求得心烦意乱的官兵,毫不留情地一把将他推开,厉声喝道:
“滚开!臭要饭的!耳朵聋了吗?上面有令!谁也不准进城!再敢聒噪,仔细爷的鞭子!”
那少年被推得一个踉跄跌倒在地,却仍死死护着怀里的弟弟,发出凄惨的哀鸣。
这一幕就如同一根针一样,狠狠扎进了赵庚旭的心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