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1 / 2)
秦津迈步朝府外行去,闻言漫不经心道:“那就擒来。”
“是!”
长安城外的夜比城内更加深重,青衡山上,长风不休,骤雨纷纷,一道银蛇般的闪电划破暗夜,照亮肃穆的禁卫军,大雨下,森森玄甲上浸出冷硬的寒光。
道观矗立在山顶中,烛火在风雨中隐约可见,青瓦被夜色侵染的发黑,几块破碎的瓦砖松松垮垮悬着,檐上萧条的枝叶随着狂风不安地漂泊。
副官翻身下马,手扶腰间刀鞘,上前敲门。
“哐!哐!哐!”
沉重的敲门声震响。
脚步裹在雨声里,由远及近而来。待门刚打开一条缝隙,不等道童小心开口询问,便被同样守在一旁的执卫司用力将门踹开,紧接着,执卫司、禁卫军一拥而上,在惊呼声中,冲进道观中拿人。
“秦将军。”
曹明煜驱马上前,冲道观前的秦津微微一笑道:“您也是来捉拿薛家二娘子?”
雨珠前赴后继的从秦津冷峻的面容上滑落,他薄唇微微勾起,不置可否道:“看来曹大人也是了。”
“薛女与两桩命案有关,我奉陛下之名将其捉拿下狱。”曹明煜说。
“是吗?”秦津神色冷漠,眼底没有一丝波澜,只淡道,“那真是巧了,我也是奉陛下之命。”
曹明煜笑道:“那便看今夜是谁先抓到了人。”
雨越下越大,却盖不住此刻不安的躁动。很快,入内捉拿薛溶月的禁卫军和执卫司前后脚又冲了出来,神色凝重,他们手中抓着一人,却并不是薛溶月。
“大人,薛女并不在道观中!”
“将军,薛女跑了!”
被提出来的道长惊骇不已,颤抖着跪下来:“禀告两位大人,在一刻钟前,薛家娘子还在道观中,谁知,一个不留神,人竟不见了。”
不止有道长被提了出来,还有屋中,薛溶月留下的物什都被一并搜罗出来,扔在空地上。
秦津目光划过,听下属回禀道:“屋内的茶水还是热的,想必是薛女听到动静后匆忙逃离,道观前门被我们团团围住,无路可走,只剩下后门,通往后山,还请将军下令,命我们前去追捕。”
秦津收回视线,甩了甩手中的马鞭,微微颔首。
那厢,曹明煜亲自入内查看后,果然发现了薛溶月离去的行踪和方向,他快步行出,与秦津告辞后翻身上马,朝后山追去。
或许是行色太过匆忙,一张画像自曹明煜袖中滑落,他却无知无觉,策马远去。
那张画像就这么被长风卷着,如同枯黄落叶一般飘到了秦津马下。
——画像上的人是薛溶月。
那是一张用来捉拿薛溶月,而绘制出来的通缉画像。
执卫司的画师技艺平平,只能将五官轮廓大致描绘出来,却无法将她的神韵清晰展露出来。
纸张轻飘飘的落在泥泞中,豆大的雨珠争先恐后砸下来,眨眼的功夫,便将画像中本就不甚清晰的面容打湿,渐渐变得模糊。
可看着这张越发朦胧的画像,秦津握着缰绳的指尖发白,却始终无法移开目光。
他再次失了神。
那股刚刚被剥离,不知名的情绪再次席卷而来,蔓延至全身。
【经检测,角色[秦津]再次出现失控风险,需再次进行修正。】
很快,秦津紧握着的缰绳的手指缓缓松了力道,神色也再次恢复如常。
他百无聊赖地把玩着手中的缰绳。
不该出现的波澜再次被及时扼杀,一切好似又恢复了先前的风平浪静。
听着后山处传来的喧嚣,身下骏马不安躁动起来,扬起了马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