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1 / 2)
、皇后凄凉、高粱河惨败、靖康之耻、崖山覆灭…这些词语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他的心尖上!
他猛地抬手,似乎想抓住什么,手指却在微微颤抖。他一生征战,结束乱世,所求不过一个“宋”字国祚永延,子孙昌盛,江山稳固。可魏忠贤描绘的,是怎样一条充满屈辱、衰败和灭亡的道路?!这比他听到自己可能死于非命还要难以接受千倍、万倍!
“噗——”一口鲜血猛地从赵匡胤口中喷溅而出,染红了他靛蓝色的衙役服前襟!他伟岸的身躯晃了两晃,若非及时用手撑住旁边的饭桌,几乎要栽倒在地!
这一幕惊呆了所有人!
诸葛亮羽扇“啪”地落地,霍然起身!周瑜一个箭步上前想要搀扶,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更是惊得直接撞开了椅子,连白起也猛地瞳孔一缩,下意识踏前了半步。
总不能气死了吧?
姜戈也吓得站了起来,手足无措。
魏忠贤自己也吓傻了,他只想恶心报复一下赵匡胤,万万没想到直接把这位开国皇帝气得吐血!他脸色惨白,连连后退,尖声道:“不…不关咱家的事!是他自己…是他自己气性大!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就是这么写的啊!”
赵匡胤猛地一摆手,阻止了想要上前搀扶的周瑜和霍去病。他用手背狠狠擦去嘴角的血迹,抬起头,那双原本锐利深邃的眼睛此刻布满了血丝,里面翻涌着惊涛骇浪般的痛苦、难以置信,以及一种近乎绝望的愤怒!
他死死盯着魏忠贤,声音因为极度激动和气血翻涌而变得嘶哑低沉,仿佛受伤的雄狮:
“你…说的…可是…实话?!”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疑问和怒火。
他现在还有一丝希望,他不愿意相信。
魏忠贤仔细道:“《宋史》、《续资治通鉴》都…都是这么记的…民间评话也…也这么传…咱家…咱家就是看过!”
赵匡胤不再看他,他环顾四周,目光从诸葛亮、周瑜、白起、霍去病、尉迟敬德、秦叔宝……这些来自不同时代、见识过无数兴衰成败的英雄脸上一一掠过。
他从他们震惊、凝重、甚至带着一丝怜悯的眼神中,得到了那残酷的答案。
魏忠贤说的,很可能是真的。
至少,在某个“历史”中,是真的。
“哈哈哈哈哈……”赵匡胤忽然低笑了起来,笑声苍凉而悲怆,带着无尽的自嘲与愤怒。
“好…好一个烛影斧声…好一个高粱河..好一个靖康之耻…好一个崖山海战..好..好得很!!”
他猛地挺直了腰板,尽管脸色依旧苍白,嘴角还带着血迹,但那股开国君主的磅礴气势再次回归,甚至更加凌厉,带着一种破釜沉舟、毁灭一切的决绝!
问道:“姜县令,历史能不能更改?”
所有的目光,诸葛亮深邃的、周瑜惊异的、白起冰冷的、霍去病好奇的、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担忧的,甚至魏忠贤那带着惊恐与残余恶意的……全都瞬间聚焦在了姜戈身上。
她深吸一口气,压住内心的震荡,目光没有躲闪,迎着赵匡胤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视线,非常肯定地、重重地一点头:
“能!”
她的声音清晰,没有任何犹豫。
赵匡胤得到这斩钉截铁的答复,胸膛剧烈地起伏了一下,仿佛将满腔的郁愤和那口残存的血气都狠狠吐了出去。他眼中那疯狂的火焰渐渐沉淀下来,转化为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可怕的坚定。
他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最终落在姜戈身上,声音斩钉截铁,震撼屋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