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4(1 / 2)
士?周身气度……竟比朝中那些阁老还要沉静深远!他为何不出声嘲笑?
诸葛亮的平静和那一声“差矣”,让卢志云准备好的所有慷慨赴死的说辞都堵在了喉咙里。
只见诸葛亮轻摇羽扇,缓步而出,衣袂飘飘,神色从容,仿佛刚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人并非是他。他走到姜戈身侧略后半步的位置站定,目光温润却极具穿透力地落在卢志云身上。
“卢将军骁勇善战,治军严谨,亮于高处观望,见将军麾下士卒虽陷绝境,仍能依令结阵,拼死抵抗,足见将军平日带兵有方,乃将才也。”诸葛亮先是轻轻一揖,语气诚恳,竟似在真心夸赞对手。
卢志云猛地睁开眼,惊疑不定地看着诸葛亮。他本以为等待他的是嘲讽和谩骂,却不想是这般开场。
不过他对此人心中仍有怨气,不是三言两语可解的。
“然
则,”
诸葛亮话锋微转,羽扇轻点,“将军之败,非战之罪,实乃时也,势也。亮观将军用兵,正奇相合,深谙兵法,若遇寻常对手,必能建功立业。可惜……”
“可惜什么?”卢志云忍不住追问,身体不自觉地前倾了些。他太想知道自己究竟输在哪里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高深莫测,也带着一丝…怜悯?
“可惜将军不知己,更不知彼。将军可知,你输在何处?”
不等卢志云回答,诸葛亮便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将军自恃兵精粮足,急于求成,行军过快,斥候探查范围不足三十里,此其一失。遇我疑兵,不辨虚实便贸然分心,致使军力薄弱,此其二失。入我毂中,见局势不利,却心存侥幸,不退反进,企图凭勇力破局,此其三失。中伏之后,指挥失措,号令不一,只顾前锋冲杀,不顾后队衔接,此其四失。”
诸葛亮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锤子,敲在卢志云的心上。
他脸色由红转白,额角渗出冷汗。这些失误,他在战败后的短暂时间里已隐约意识到,却从未被人如此清晰、如此精准地一一剖开,赤裸裸地展现在眼前。
这种智谋上的彻底碾压,比战场上的刀枪相加更让他感到绝望和…恐惧。
“你…你究竟是谁?”卢志云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村夫。
“山野村夫,不足挂齿,暂为姜县令麾下一小吏罢了。”诸葛亮谦逊一笑,将目光投向姜戈,示意该她说话了。
姜戈心中暗赞一声“漂亮”,丞相先是以赞许稳住对方情绪,再用精准的分析击溃其心理防线,为后续的招降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她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目光平静地看着卢志云:“卢将军,败给我松阳县,你可服气?”
卢志云嘴唇翕动,那句“不服”在喉咙里滚了滚,看着诸葛亮那洞悉一切的眼神,终究没能说出口,只是倔强地扭过头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