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0(1 / 2)

加入书签

,脸上堆满褶子笑,连说话都带着三分颤音。这般作态,倒像是要把几十年练就的伺候人本事一股脑儿抖搂出来。

“姜县令何必为这等小事烦心?”魏忠贤搓着枯瘦的手掌,眼珠子滴溜溜转着,“既然诸位大人都不待见那些老弱残兵,不如......不如都赏给老奴使唤?”

这话说得极有分寸,既给在场众人都留了颜面,又将自己的贪婪包裹在谦卑的外衣下。

众人自然不接话,纷纷开始寻找郑和,郑和人呢?

来个人压制一下魏忠贤吧。

说郑和朱棣到。

白光一闪而过,朱棣身着一身玄色常服,腰间束着犀角玉带,虽无华贵装饰,却仍掩不住通身的威仪,比起朱元璋的真龙气势,朱棣更多的是在沙场磨练出

的杀气。

魏忠贤一见朱棣进来,登时浑身一颤,那张老脸霎时褪尽了血色。他慌忙伏跪在地,额头紧贴金砖,连呼吸都屏住了,活像只被猛虎盯上的老狐狸。他那双惯会谄媚的眼睛此刻死死盯着地面,眼角余光却止不住地往朱棣靴尖上瞟,瘦削的背脊在常服下微微发抖。

“老奴叩见成祖皇帝...”他的嗓音突然变得尖细发颤,方才在姜戈面前的那股子伶俐劲儿荡然无存。魏忠贤深知,眼前这位可不是好糊弄的主。他伏在地上的手指不自觉地抠着砖缝,后脖颈早已沁出一层冷汗。

“姜县令。”

朱棣负手而立,声音不轻不重,却让殿内气息为之一凝。他并未急着处置伏跪在地的魏忠贤,反倒先向姜戈颔首致意。他最是懂得,有时候晾着不管,比当场发作更叫人胆寒。

魏忠贤的额头仍紧贴着冰凉的地,后脊却已渗出冷汗。他能感觉到朱棣目光如刀,在自己身上轻轻掠过,又轻飘飘地移开。这种刻意的忽视,比直接责罚更让他心惊肉跳。

朱棣心中冷笑,这老阉奴,不过是把难驯的刀罢了。

刀刃虽利,终究是件死物。既然落在他朱棣手里,自有千百种法子慢慢打磨。

众人都在场,他自然不会在此时发作。那张常年挂着威严的面孔此刻堆满笑意,眼角挤出几道细纹,正热络地与松阳县的诸位寒暄。他用浑厚的嗓音说道:“三保连日操劳,身子有些不适,这几日便由我来暂代其职。”

这个理由是真是假,众人自然心里有数。不过都不会戳穿他。

杜甫和隗顺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悄悄的到了。

姜戈看了看,缺了黑夫,往日黑夫虽然不是来的最早的。但也没有迟到过。

还这么久。

难不成有什么事?

尉迟敬德皱着眉头,又仔细清点了一遍人数,发现确实少了黑夫,不由得心头一紧,脱口而出:“暴君不会把黑夫杀了吧?”他口中的暴君,自然是秦始皇嬴政。这个称呼从他嘴里说出来是如此自然,仿佛早已根深蒂固,刻进了骨子里。

对于尉迟敬德这样的武将来说,嬴政暴君的形象早已深入骨髓,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轻易抹去的。即便时过境迁,即便历史已经翻过了一页又一页,但那些关于焚书坑儒、严刑峻法的传说,依然在民间口耳相传,让后世之人对这位千古一帝的印象始终带着几分阴影。

秦叔宝闻言,却是摇了摇头,保持着难得的冷静:“不可能。”他笃定地说道,眼神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作为大唐组合中沉稳的一个,他看问题的角度总是更加全面。“像黑夫这样有价值的人,怎么可能会被杀?”

他顿了顿,用了一个再贴切不过的比喻:“卸磨杀驴也要先卸磨啊。”这句话说得意味深长,让在场的其他人都不由得陷入了思考。

确实,以始皇帝的雄才大略,绝不会做出如此短视之事。黑夫身上掌握的东西,对于大秦帝国来说无异于一座尚未开采的金矿,价值连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