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7(1 / 2)

加入书签

崇祯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明黄袍角带翻了案上的笔架。

“三百万?当真?”年轻的皇帝声音发颤,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烛火将他消瘦的身影投在蟠龙柱上,那影子随着他急促的踱步忽长忽短。

三百万,大明可以更加繁荣,甚至...他眼前浮现出永乐年间万国来朝的盛景。

魏忠贤垂着眼睑,白净的面皮在宫灯下泛着青灰:“皇爷,松阳县还有白起、霍去病等神将坐镇,老奴...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这话像一桶冰水,将崇祯浇了个透心凉。他顿住脚步,望着殿外漆黑的夜色。

“是了...”崇祯喃喃自语,指尖深深掐进掌心。三百万,不过是吊在驴前的胡萝卜。他这个皇帝,与拉磨的驴又有何异?都是围着这金銮殿打转,却永远走不出魏忠贤画下的圈。

暖阁里静得可怕,唯有铜宫灯中的烛芯偶尔爆出噼啪轻响。魏忠贤抬袖掩口,打了个绵长的哈欠:“皇爷若没有要紧事,老奴就先告退了。今日在松阳县查办事情,实在乏得很...”

崇祯盯着他衣摆上金线绣的蟒纹,视线逐渐扭曲,蟒和龙一样都是张牙舞爪的。要是龙没有了锋利的爪子恐怕还不如蟒,毕竟蟒可吞万物。

“魏卿...”皇帝的声音轻得像片落叶,“你说这大明江山...”

魏忠贤已经转身往殿外走去,闻言只是略顿了顿脚步:“皇爷放心,有老奴在呢。”这话说得轻巧,却像柄钝刀。

“既如此,魏卿早些歇息吧。”皇帝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待魏忠贤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外,崇祯突然抓起案上的茶盏狠狠砸在地上。上好的甜白瓷瞬间粉碎,茶叶和着茶水溅在柱上。

“皇爷息怒啊!”王承恩扑通跪倒在地,浑身发抖。

崇祯剧烈地喘息着,眼前一阵阵发黑。他踉跄着扶住御案,忽然想起小时候在信王府,师傅讲汉史时说过的故事:汉献帝在许昌,也是这般夜不能寐吧?

“去把朕的剑取来。”皇帝突然说。

王承恩惊恐地抬头:“皇爷?”

“朕说,取剑来!”

当那柄永乐年间打造的龙泉宝剑捧到面前时,崇祯缓缓抽剑出鞘。寒光凛冽的剑身上,永乐御制四个篆字在烛光下清晰可见。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冰凉的剑刃,忽然想起去年在太庙祭祖时,看到成祖皇帝画像中那柄相似的佩剑。

为什么他也有一把同样的佩剑,却无法持剑?

“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崇祯喃喃自语,眼前仿佛浮现出朱元璋挥师北伐的雄姿,朱棣五征漠北的豪情。

那些祖宗们,哪个不是一言九鼎?哪个需要看奴才的脸色?

剑尖突然铮的一声点在金砖地上。崇祯望着剑身上自己扭曲的倒影,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孤家寡人。如今这紫禁城里,究竟还有几个人真心把他当皇帝?

“皇爷...”王承恩哽咽着叩首,“保重龙体啊...”

崇祯缓缓还剑入鞘,脸上的表情渐渐归于平静。他走到窗前,望着东北角司礼监方向亮着的灯火,忽然轻声道:“你说,魏忠贤此刻在做什么?”

王承恩不敢回答。

“朕猜...”年轻的皇帝露出一个惨淡的笑容,“他一定睡得很香。”

魏忠贤压根就没有睡,白天在松阳县上班,晚上回到大明也要处理事务,他可没有崇祯那小孩幸福,身后有人可以依靠。

他的身后空无一人。

魏忠贤独坐房中批阅密折,一盏青灯如豆,在夜里摇曳不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