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4(1 / 2)

加入书签

杨贵妃写完《清平调》,今日就听闻杨国忠被斩的消息。也不知道消息,急死了,还是先喝一口酒。

门突然被推开,杜甫匆匆走入。

“太白兄,快收拾行装!”杜甫面色凝重,“朝廷下了诏令,凡与杨氏交好的官员一律外放。你被贬夜郎,即刻启程。”

李白手中的酒杯哐当落地:“这...这从何说起?”

“太宗皇帝回来了。”杜甫压低声音,“他正在整顿朝纲,听说连圣上都...唉,总之你快走吧。”

李白面色惨白,踉跄着扶住案几。他忽然想起自己那些歌颂杨贵妃的诗篇,不由得浑身发冷。

“子美,你呢?”他涩声问道。

杜甫摇摇头,从怀中取出一卷诗稿:“我也不知为何,太宗皇帝召我明日进宫。”

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希冀。

七日后,大明宫含元殿。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玄甲已换成了明黄龙袍,但眉宇间的肃杀之气未减分毫。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新上任的宰相张九龄正在宣读新政:

“...自今日起,废除节度使世袭制,边镇兵力不得超过三万;恢复均田制,限制土地兼并;设立贞观仓,各州储备粮草以备灾年...”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禁军匆匆跑入:“陛下,安禄山拒不入京,已在范阳起兵造反!”

群臣哗然。李世民却微微一笑,仿佛早有预料。他看向新任兵部尚书郭子仪:“郭卿,准备好了吗?”

郭子仪抱拳出列,铠甲铿锵:“臣已调集陇右、朔方精兵十万,只待陛下令下。”他十分崇拜太宗皇帝,简直可以说是他的偶像,没想到有一天还能见到太宗皇帝陛下。

心中澎湃。

“好。”李世民站起身,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大唐的江山,不是几个跳梁小丑可以撼动的。”

他走下台阶,在殿中央的沙盘前站定。沙盘上,大唐疆域辽阔,山川河流栩栩如生。

“传朕旨意,命哥舒翰率军出潼关,高仙芝自安西东进,郭子仪统领中军。”李世民的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三道弧线,“三路合围,务必在三个月内平定叛乱。”

魏征忽然上前:“陛下,老臣有一言。安禄山虽反,但其部下多为裹挟。可否下诏,凡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

李世民颔首:“魏卿所言极是。再加一条,凡献安禄山首级者,封万户侯!”

朝议散去后,李世民独自登上玄武门。远处,长安城的炊烟袅袅升起,街市上人声鼎沸。他想起贞观年间,也是这样站在这里,看着自己一手缔造的盛世。

“陛下。”魏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臣刚收到杜甫的新诗,题为《闻太宗复位有感》。”

李世民接过诗卷,轻声念道:“忽传太宗返长安,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声音微微一顿,“好诗。传旨,擢升杜甫为左拾遗,随军记录平叛之事。”

这也太拍马屁了,还是去实地感受一番,说不定还能再写出几首《三吏》和《三别》这样的诗。

魏征躬身应诺,却又迟疑道:“陛下,关于李太白...”

他并不忍让有如此大才的人蹉跎时间,总是要劝一劝。

“李白才华横溢,但过于放浪形骸。”李世民叹了口气,“让他在夜郎冷静几年吧。待天下太平,再召他回来。”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页?不?是?i????ü?????n????〇?2????.????????则?为?屾?寨?佔?点

夕阳西下,将李世民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望着天边的晚霞,忽然问道:“魏卿,你说朕这次回来,真能改变大唐的命运吗?”

魏征沉默片刻,郑重道:“陛下,天意难测,但人事可为。至少今日的长安城,已经因您的到来而改变。”

李世民点点头,目光坚定如初,突然想到什么道:“其他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