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0(2 / 2)
后院的书房里,张百川正伏案查看县衙留下的地图和文书。他抬起头,眼下挂着浓重的青黑,显然一夜未眠。
“大山来了,坐。”张百川揉了揉太阳穴,“城防安排得如何?”
李大山挺直腰板,“按您的吩咐,四门都有人把守,城墙每五十步设一岗哨。只是...”他犹豫了一下,“兄弟们大多没打过仗,真要官兵来了,恐怕...”
“我明白。”
张百川叹了口气,“但事已至此,我们别无选择。”他指着地图,“据俘虏交代,消息最快三天就能传到州府。知府不会坐视不管,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李大山握紧拳头,“来多少杀多少!”
张百川摇头,“光靠蛮勇不行。我们人少,武器简陋,必须智取。”他指向地图上的一处山谷,“黑石峪,这是从府城来的必经之路。若官军来犯,这里是最好的伏击点。”
“张先生!”一个粗犷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谈话。王三大步走进来,这是个三十出头的壮汉,满脸横肉,曾是村里的屠户。“刚收到消息,临县的灾民听说我们占了县城,也想跟着干!咱们何不一鼓作气,把周边几个县都拿下?”
张百川皱眉,“不可冒进。我们根基未稳,贸然扩张只会分散兵力。”
王三不以为然,“现在士气正旺,就该趁热打铁!等官兵来了就晚了!”
李大山看着两人争执,心里明白王三说的有道理,但他更信任张百川的判断。这个曾经的教书先生虽然看似文弱,眼光却比谁都长远。
“王三哥,“李大山插话,“张先生说得对。咱们先把县城守好,等更多人来投奔,再图发展不迟。”
王三冷哼一声,“妇人之仁!”说完甩手而去。
张百川望着王三的背影,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钟声——那是他们约定的警报信号。
“不好!”李大山一跃而起,冲出门去。
城墙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全都紧张地望向远方。李大山挤到前面,顺着守城弟兄手指的方向看去——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正快速接近。
“是官兵?”有人颤抖着问。
李大山眯起眼睛,突然松了口气,“不,是灾民!”
果然,来的是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有男有女,有的还拖着孩子。他们看到城墙上的起义军,激动地挥手呼喊。
“开门!快开门!我们是来投奔张先生的!”
张百川已经赶到城头,仔细观察后下令开门。近百名难民涌入城中,个个面黄肌瘦,有的身上还带着伤。
一个老者跪在张百川面前,老泪纵横,“张先生救命啊!临县知县听说你们造反,怕灾民效仿,竟派兵镇压,杀了好多人...我们实在活不下去了...”
张百川扶起老人,脸色凝重。李大山听到这番话,怒火中烧——这些狗官,不救灾反而屠杀百姓!
“乡亲们别怕,”张百川高声宣布,“到了这里就是一家人。先去领粮食,好好休息。”
待难民散去,张百川立即召集核心人员议事。除了李大山和王三,还有几个在起义中表现突出的年轻人。
“情况比预想的更紧急,”张百川说,“临县已经开始镇压,青州府的官兵恐怕已经在路上了。”
王三拍案而起,“那还等什么?趁他们还没到,我们先发制人!”
“莽撞!”一个叫陈三郎的年轻书生反驳,“我们不过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