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0(1 / 2)

加入书签

是不想吃胡饼偷偷扔给黑夫。,

“这......”杜甫怔怔地看着眼前的景象——热气腾腾的饼、谈笑风生的名臣、窗外喧闹的市井......

——恍如隔世。

诸葛亮将一块饼塞进他手中:“趁热吃,凉了便硬了。”

杜甫小心地咬了一口。麦香混着芝麻的焦脆在口中炸开,油脂渗进干裂的唇缝。

“好吃么?”尉迟敬德瓮声问道,胡须上还沾着饼渣。

杜甫喉头滚动,半晌才道:“.....好。”

其实他真正想说的是:鄂国公,我都闻见你嘴里的牛肉味了!

不过大家这样作也都是为了他,杜甫并没有驳诸葛亮的心意,只默默吞咽着胡饼。

胡饼还没吃完,姜戈又拿着包子出现了,新鲜出炉的肉包子,飘着热气腾腾的香,直勾的人口舌生津。

“刚刚才吃过胡饼。”魏忠贤才是真正吃不下了,自打来松阳县上班,他天天红烧肉顿顿女儿红,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

都快吃成猪了。

姜戈嘴角一翘,打眼一瞧就知道,这魏忠贤至少胖了有十斤,还说什么刚吃了胡饼、恐怕饼是一口没动。

这素的哪里还入得了他的眼。

也辛苦诸葛丞相这般用心了。

“魏公公,”姜戈似笑非笑,“您这气色倒是越发红润了。”

魏忠贤讪讪地摸了摸肚子,锦袍下的腰带似乎又紧了几分。他干笑两声:“托姜县令的福......”话未说完,便瞥见诸葛亮似有若无的目光,顿时噎住,悻悻地缩回角落。

姜戈不再理他,转而看向案几上剩下的胡饼和包子。

尉迟敬德和秦琼早已吃饱喝足,正凑在一起擦拭兵器;白起依旧沉默地站在阴影里,仿佛对食物毫无兴趣;霍去病和黑夫隗顺躲在角落里;诸葛亮则慢条斯理地饮着茶,羽扇轻摇,一派云淡风轻。

——这些人,分明是故意的。

姜戈心下了然。诸葛亮何等人物?他特意买了胡饼,又不动声色地让出包子,无非是想让杜甫多吃一些。而尉迟敬德他们,更是默契地留出了余地。

“杜大人。”姜戈将剩下的肉包子和两张胡饼仔细包好,递给杜甫,“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

杜甫一怔,枯瘦的手指微微颤抖:“这......”

“拿着吧。”姜戈语气平淡,却不容拒绝,

杜甫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终究没再推辞。他接过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姜戈别过脸,假装没看见这一幕。她转身走向门口,漫不经心道:“对了,杜大人还有几套衣服没领,这些都是大家统一发放的。”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杜甫佝偻的背上。他声音沙哑:“多谢姜县令。”

到了工作时间,众人也没有多磨蹭,准备起身去工作。

郑和刚露头就被杜甫给锁定了。

“郑大人,我有一事想问。”

杜甫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听得郑和心头一颤。

——坏了。

好不容易“病”好了,就遇见了这样的事,想到看到的杜甫结局,郑和心中郁堵。

他硬着头皮挤出个笑:“杜大人但说无妨......”

“太白兄......后来如何?”

杜甫的问题像一把钝刀,缓慢而坚定地扎进郑和的胸口。

——李白?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士?那个晚年流放夜郎、病死当涂的谪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