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2(1 / 2)

加入书签

吧。

旁边的王老虎见姜远山被放出了,双手挥舞着:“大人大人,还有我呢。”

生怕他被忘了。

姜远山没有见过刘勋,可王老虎还是见过的,他们黑风寨打家劫舍的金银财宝都是要先送给刘大人,最后再送给大皇子。

这样好的关系,怎么能把他忘了呢?

真的是。

刘勋仿佛没有听到王老虎的叫喊声,自顾自的向前走去。

——-

而在这个时候,姜戈正在看着招聘名单发愁。

这这这…..

这质量未免也太好了。

一眼扫过去。

“李白

朝代:唐

身份:翰林供奉。”

这可是李白!

姜戈的眼珠子都瞪圆了,背了李白那么多首诗,谁不想见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

眼珠子瞪圆的同时还不忘继续往下扫了一眼。

“杜甫

朝代:唐

身份:司功参军。”

她就是想给县衙招个写记录,把发生的大事小案的都记录在册,但今日这名单简直像捅了盛唐诗坛的窝。

李白vs杜甫,这让她怎么选?

-----------------------

作者有话说:这是我第一本小说,本来不想写太长的[化了]不过放心,不会烂尾的,我后面的大纲做好了[墨镜]放心吧,不一定是下个月完结,只能说努力这两个月尽快完结,大家点一下预收,我也会尽快开新文的。

第97章 杜甫

唐759年。

杜甫经过石壕村,写下了一首《石壕吏》,这首诗以后会和《新安吏》《潼关吏》并称三吏,又有《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是三别。

“三吏三别”是杜甫的巅峰之作也奠定了诗史地位。

但是此时的杜甫只是一个理想破灭的弃官者。

他行走在大地上,没有华丽的衣裳没有仆人也没有金银家业,只是行走,这个伟大的诗人如同乱世浮萍,居无定所,饱受饥寒之苦。

杜甫勒紧裤带,抬头看天,深深叹了口气,若是在贞观年间,该有多好?

就在抬头望天的时刻,一张白纸飘飘荡荡而来。

杜甫接过这张纸,待看清后,眼睛发亮。

——

隗顺把姜远山被刘勋带走的事报告给姜戈后,就站在一边。

他想不通父子之间有什么仇,怎么如此针锋相对?

但是隗顺有一个优点,嘴巴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