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2 / 2)
魏忠贤攥紧了袖中的手,额角渗出细汗:“老奴的意思是......不如都让他们回家静养。刘据他们回去读书,三保大人身体大好了,可以来上值,也免得......免得拖累县衙公务。”话到末尾,声音几乎微不可闻。暮色中,只见他低垂着头,脖颈弯成一道恭谨的弧线。
“让太祖爷回家吧。”
-----------------------
作者有话说:魏忠贤:“让太祖爷回家吧。”[求求你了]
第94章 赈灾扶流
魏忠贤话里话外的意思先不说,但是他想的真美。
把朱元璋赶回去?
是不是想好事呢。
姜戈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
这几日她暗中观察,发现朱元璋虽然对魏忠贤横眉冷对,却出人意料地没有采取更严厉的手段。要知道,按照史书记载,老朱对贪污几十两银子的官员都是要扒皮实草的。像魏忠贤这样祸国殃民的大蛀虫,朱元璋能按捺住脾气不天天拿鞭子抽他,已经让姜戈暗自吃惊了。
“这路得尽快修起来。”姜戈突然开口,打断了魏忠贤的思绪。
她勒住缰绳,俯视着脚下泥泞不堪的官道。连日阴雨让黄土路变成了烂泥潭,马蹄每走一步都会陷进去半尺深。“看这天气,雨怕是还要下上几天。”
雨水顺着青墙边缘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一朵朵浑浊的水花。
松阳县衙内,姜戈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将手中的公文轻轻放下,案几上的蜡烛已经燃去了大半,蜡泪堆积如小山。窗外天色阴沉如墨,已是连续第三日不见阳光,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墨香混合的古怪气息。
感觉暗处都有了蟑螂。
“姜县令,不好了!”秦叔宝连门都来不及敲就闯了进来,蓑衣上的雨水在青砖地上洇出一片深色痕迹。这位平日就兴冲冲的大汉满脸焦急:“城外来了大批灾民,都是从北边逃难来的!说是洪水冲垮了堤坝,整个村子都淹了!”
许多百姓躺在城门口,这场面让人看不下去,还有许多的孩子。
姜戈猛地站起身,衣袖带翻了桌上的茶盏,褐色的茶水在公文上洇开一片,墨迹顿时晕染开来。她顾不上这些,急声问道:“多少人?现在什么情况?”
“黑压压一片,少说也有三四百人。”秦叔宝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大多是老弱妇孺,有几个孩子发着高烧,躺在泥地里直打摆子。尉迟敬德正在城门口维持秩序,但灾民情绪越来越激动...”
姜戈眉头紧锁,快步走向门口,随手抓起挂在门边的蓑衣披上。蓑衣粗糙的棕榈叶刺得她脖颈发痒,但她顾不上这些。秦叔宝连忙跟上,两人一前一后冲进雨幕中。
松阳县城墙虽不高,但胜在坚固厚实。
登上城门楼,姜戈向下望去,只见城外泥泞的道路上,一队衣衫褴褛的人群正缓慢移动,他们中有拄着树枝的老人,有怀抱婴儿的妇人,还有面色蜡黄、眼神空洞的孩童。最令人揪心的是几个躺在简易担架上的病人,雨水直接打在他们苍白的脸上,却无人有力气抬手遮挡。
“开城门。”姜戈沉声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姜县令,这么多人,万一...”秦叔宝欲言又止,手指不安地摩挲着刀柄。
姜戈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灾民中很可能藏着疫病,一旦在城中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但看着那些在雨中瑟瑟发抖的孩童,她咬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