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0(2 / 2)

加入书签

“吃啊,狗儿...”李大山的眼泪终于落下来,“吃了就能好起来...官府说了,救济粮马上就...”

他们就是靠这个虚幻的希望活着,明天也许救济粮就到了也许永远不会到。

孩子的喉咙轻轻动了一下,咽下一小块糠饼。李大山心头一喜,赶紧又塞进一块。但这次,孩子没有吞咽。他的眼睛突然睁大,然后永远定格在了那个瞬间。

“狗儿?狗儿!”李大山摇晃着儿子瘦小的身体,但已经太迟了。

屋外,王二一伙人的笑声隐约传来,伴随着米饭的香气。李大山紧紧抱住儿子尚有余温的身体,喉

咙里发出不似人声的哀嚎。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连日的阴云时,李大山已经挖好了第二个浅坑。这次比昨天更浅,因为他实在没有力气了。他用家里最后一块相对完整的布裹住儿子,小心地放入土坑。

”狗儿,别怕...”他一边填土一边喃喃自语,“爹很快就来陪你...很快...”

但当他填完最后一捧土,站起身时,目光却落在了墙角那把生锈的柴刀上。柴刀已经很久没用过了,自从庄稼绝收后,它就闲置在那里,刃口布满红褐色的锈迹。

李大山走过去,拾起柴刀。锈迹蹭在他手掌的裂口上,带来一阵刺痛。这痛感让他突然清醒过来,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逐渐清晰:为什么要等死?为什么不是那些狗官去死?为什么不是王二那样的畜生去死?

他用布条将柴刀缠在右手上,试了试松紧。然后,他最后看了一眼儿子的新坟,转身朝北走去。

听说那边有人造反了。

听说造反的人,有饭吃。

——

得了五万块的大唐众人自然是喜不自胜。

但是其他没有得到五万块的朝代,则是满满的失落。

他们也想要改变命运。

蜀汉的众人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眼中满是懊悔与不甘。他们怎能错过这样的机会?早知世间真有长生不老药,即便是拼上性命,也要为丞相求来一颗。

姜维原本不知丞相会病逝五丈原的天机,全赖吕蒙愚钝,被他三言两语就套出了《三国演义》的全部内容。此刻他心如刀绞,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浑然不觉。

“丞相...”姜维望着那道清瘦的背影,喉头哽咽。蜀汉的精神支柱就是诸葛亮,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诸葛亮若亡,蜀汉必亡。

丞相是蜀汉众人的精神领袖。

案几前,诸葛亮正专注地书写着姜戈交代的奏报。他运笔如飞,时而停顿沉思。既要言辞得体不显卑微,又不可过于张扬,这般拿捏分寸的功夫,于他而言倒不算难事。

姜维像只护主的小犬般在诸葛亮三步之内来回踱步,时不时就要凑上前去,生怕丞相需要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