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9(1 / 2)

加入书签

..”

李大山震惊地看着妻子,又看向周围。祠堂角落里,几个面生的汉子正盯着妇女们看,眼神让他很不舒服。赵德全坐在祠堂正中的椅子上,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对眼前的混乱视而不见。

夜幕降临后,祠堂里的气氛更加诡异。李大山把妻儿安置在最靠墙的角落,自己握着锄头柄守在一旁。半夜里,他听见女人的尖叫声和男人的狞笑,还有赵德全沙哑的呵斥声,接着是一声闷响...

第二天清晨,李大山看见了躺在祠堂门口的赵德全。老人额头上有个血洞,眼睛还睁着,望向县城的方向。

“里正...里正被王二他们..”一个村民颤抖着说。

李大山感到一阵眩晕。官府没有来,秩序崩塌了,连德高望重的里正都被杀了。他看着祠堂里横七竖八躺着的人,有人饿得奄奄一息,有人却在分抢来的食物,还有人对着无助的妇女动手动脚...

“当家的,我们怎么办?”妻子紧紧搂着儿子,声音发抖。

李大山看向县城的方向,那里依然没有任何动静。他握紧了锄头柄,突然明白了什么——在这个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已经没有官府,没有王法,只剩下最原始的生存本能。

就在这时,他看见妻子偷偷从怀里掏出半块发霉的饼子,塞给了旁边一个快要饿晕的小孩。那孩子是张寡妇的女儿。

“你...”李大山想说那是我们最后的口粮,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哽咽。在人性最黑暗的时刻,妻子依然保持着善良,而他自己呢?他摸着锄头柄,不知道明天自己会不会也变成王二那样的人...

祠堂外,又下起了雨。

皇城的风,一日比一日冷。

老皇帝已经太老了,枯瘦的手指搭在龙椅上,像一把干朽的柴,仿佛轻轻一折就会断裂。可那双眼仍浑浊地睁着,像是要看穿底下每一个人的心思。

可谁又能真正看穿呢?

底下的皇子们早已蠢蠢欲动,谁不想沾染一下那至高无上的权柄?权力这东西,尝过一点,就再难戒掉。大皇子站在殿外,望着那金銮殿的飞檐,嘴角噙着一丝冷笑。

他太清楚权力的滋味了。

从小,他就知道自己是长子,是距离龙椅最近的人。可偏偏老皇帝迟迟不立储,任由几个兄弟明争暗斗,像一群饿狼盯着同一块肉。他早已不耐烦了——凭什么要等?凭什么要忍?

老皇帝偏心。

满朝文武都看得出来,只是没人敢说。

贵妃生的小儿子,不过十五六岁,却已得尽圣宠。前几日进贡的夜明珠,老皇帝眼皮都没抬,随手就赏给了他;前朝老臣上书劝谏皇子不可骄纵,折子还没递到御前,就被贵妃轻飘飘一句“小儿顽劣”挡了回去。

大皇子站在廊下,指节捏得发白。

凭什么?

他才是长子!他才是那个自幼苦读兵书、在朝堂上替老皇帝分忧的人!可老皇帝眼里,永远只有那个乳臭未干的幼子——只因为他生得一副好皮囊,只因为贵妃在枕边吹的风太温柔。

他不服。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ì??????????n?????????????????????则?为?屾?寨?佔?点

宫里的风言风语早就传开了——老皇帝有意废长立幼。

大皇子冷笑。

好啊,既然老东西不仁,就别怪他不义。

南方发了大水,淹了几个县,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民怨沸腾,流寇四起,乱象已

现,这都是昏君的错,上天看不过昏君如此昏聩,才降下天罚。

这个位子换个人做,老天爷就满意了,大水也就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