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1 / 2)
在意。
这重要吗?
他俯下身,熟练地摆弄着尸体。先是掰开吴实甫紧握的手指,又将他的四肢摆放成自然的睡姿。最后,他轻轻合上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又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被褥。
做完这一切,魏忠贤退后两步,满意地打量着眼前的杰作。任谁来看,都会以为吴实甫是伤重不治而亡。
姜县令之所以会任用他魏忠贤,正是因为看中了他这份不拘一格的狠辣手段。
在这县衙之上,明面上需要的是诸葛亮这般的正人君子,他们恪守礼法,谨言慎行,生怕玷污了清誉。但暗地里,总有些见不得光的事需要有人去做——比如今天这场干净利落的灭口。
魏忠贤深知自己的价值所在。他不在乎什么清名廉誉,更不会像那些道学先生般拘泥于礼义廉耻。这份无所顾忌的狠劲,正是他献给姜戈的第一份投名状。
在光影下,魏忠贤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太明白这官场的游戏规则了——明处需要光风霁月的正人君子装点门面,暗处却少不了他这样的"夜行人"来扫清障碍。
“姜县令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魏忠贤轻抚着袖中的银针,喃喃自语道,吴实甫的死,就是他最好的投名状!
-----------------------
作者有话说:突然发现写文非常需要bgm,这是什么怪癖[狗头]
第76章 招聘新人
吴实甫的死对于松阳县县衙的其他人来说,就像是树叶落地,激不起什么大的波澜。
没有人会怀疑吴实甫是被人杀害的。
毕竟他没有什么值得别人惦记的东西,本来就是被家人扔在了城门口,一无所有,又打成了重伤。
如果不是姜县令心眼好,恐怕他早就死了,也挨不到今天。
按照习俗,停灵七天才能下葬,这些后事都是姜戈出钱操办的,算不得大操大办,但是也算是给了他体面。
魏忠贤忙活了一整天,再抬头看看天色,哎呀,这么快到了下值时间了。
果然有事情忙活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他才不愿意承认,他只是不想撞见太祖爷。
怕挨打。
早上汇报奏折的时候,朱元璋动不动就打他,他都这把年纪了,身子骨脆,可经不住虐待。
估摸着太祖爷应当回朝了,魏忠贤才放心回了吏房,刚踏入就听见太祖爷的声音。
“要不然你们打一架吧。”看热闹不嫌事大。
朱元璋也不急着回朝,现在朱棣可以处理大部分政务,干的还挺有样的。
羽扇轻摇,带起一阵微风。“诸位,”清朗的嗓音不疾不徐,“亮以为,此物当先予我等阅览,以正视听。”诸葛亮指尖轻点屏幕,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对于后来之事,诸葛亮是很想看看的,语言和文字都不能替代影像的表达,而且上次郑和只说了他的结局,那些跟随他的人呢?
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也要有一个结局。
可能郑和没有注意,但是诸葛亮没有忘记。
周瑜修长的手指按在唇上,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孔明此言差矣。若要正本清源,自然该先看正史,免得后人被某些......演义误导。”最后两个字咬得极重,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诸葛亮。
一部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吹上天了,还招风求雨?
要是真能求雨,他诸葛亮还当什么丞相,当大祭司呗,天天穿着草裙搁那个蹦跶,说不定还能水淹七军呢。
角落里,霍去病抱臂而立,武器在暮色中泛着冷光。“二位争什么?”他剑眉一挑,“这玩意儿能放《史记》?不如先让我看看后人如何称赞舅舅的功绩。”
三人目光交汇,霎时间火花四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