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4(1 / 2)

加入书签

在长江边望北痛哭的士族...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他曾经在五丈原对峙过的那个人的后代。

“好一个司马仲达...”诸葛亮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这就是你想要的天下?”

得了天下却愧对天下百姓。

见诸葛亮这个样子,即使周瑜没看,也知道是司马懿又做了什么恶事,他突然砰地一拳砸在案几上:“我现在就回去宰了那个老匹夫!”他的白衣因怒气而鼓荡。

早说了狼子野心的人不可留。

“晚了。”诸葛亮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在建安二十四年,司马懿就已经开始谋划了。”

那么早开始谋划,又如此善于忍耐。

郑和默默递上一份新的竹简:“这是司马家执政期间的人口统计...”

文字并不足以表达这段历史对天下百姓的残害,只有数字,这些冰冷但又带着人命的数字才能赤裸裸表达。

诸葛亮的目光落在那些数字上:太康元年全国人口1600万,到永嘉之乱前只剩不足800万。他的手突然无力地垂下,竹简哗啦一声散落在地。

“十室九空...”他喃喃道,“这就是司马家给华夏带来的盛世?”

小刘据怯生生地拉住诸葛亮的衣角:“先生...”

他还没见过先生如此失态,下意识想要安慰。

诸葛亮低头看着孩子纯净的眼睛,突然单膝跪地,双手扶住小太子的肩膀:“殿下,你将来若为君,切记——”

他的声音哽咽了一瞬,随即变得无比坚定:“宁可做扶不起的阿斗,也莫要当那司马衷!”

“丞相...”

姜戈刚要劝阻。话音刚落。周瑜忍耐不住好奇心快步上前,一把夺过郑和手中的史料,凤眸如电扫过纸面。

他不敢看电视剧,但是史料总是要看的,他还要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八王之乱?”他修长的手指猛地攥紧纸页,指节泛白,“司马氏子孙自相残杀,致使中原板荡?”

原以为司马懿得天下后的史料是对司马家的歌功颂德,没想到却是天下的大乱。

郑和沉重地点点头,又指了指另外几张纸。周瑜接过来,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五胡乱华四字,顿时如遭雷击。他踉跄后退半步,白衣拂过案几,带倒了一盏油灯。

“匈奴、鲜卑、羯、羌、氐......”周瑜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好一个司马家,好一个'得天下'!”

果然是卑鄙小人,曹操也是卑鄙小人,为何没有发现身边还有一只狼?

诸葛亮此时已恢复平静,只是握着羽扇的手背青筋隐现。他缓步走到窗前,望着东方渐白的天色:“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忽然转身,羽扇直指北方,“司马氏窃据神器不过数十载,便使华夏沉沦三百余年!”

——司马家,就是最大的罪人!

“先生!”小刘据突然扑上来抱住诸葛亮的腿,仰起的小脸上满是惊慌。诸葛亮这才惊觉自己接连失态,连忙俯身将孩子抱起。

周瑜突然将手中文书重重拍在案上,震得笔墨纸砚齐齐一跳:“早知如此,在赤壁时就该——”话到此处戛然而止,俊美的面容因愤怒而微微扭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