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1 / 2)
是来帮忙的,他正想辩解,老农已经往他手里塞了个柳条编的小笼子:“小公子去东头田埂转转?那儿的田鼠洞可多啦!”
“真的?”小太子眼睛顿时亮得像星子——不用背《尚书》,还能抓田鼠玩!
好耶!
他提着小笼子刚要跑,后领突然被轻轻拎住。
诸葛亮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羽扇轻摇间带起一阵清风:“殿下且慢。”他弯腰拾起一根掉落的麦穗,在掌心轻轻搓开,“您可知为何农人不让生手碰麦种?”
小刘据摇摇头,草帽上的麦穗跟着晃了晃。
“您看这麦芒。”诸葛亮拈起一根尖刺,“它朝天生长的方向,正好保护籽粒不受雨水侵蚀。”说着突然将麦穗倒转,“若是生手不知轻重...”
几粒饱满的麦种簌簌落入尘土。周围农人发出心疼的叹息。
老农连忙用粗粝的手掌接住剩余的麦粒,又把地上的麦粒拾起,小声道:“贵人莫怪,实在是...这麦种关系来年全村的肚子啊。” w?a?n?g?址?f?a?布?y?e????????w???n??????????????????
诸葛亮露出一个笑容安慰,他顺势又将刘据的小手按在老农掌心上:“殿下摸摸看,这麦粒可有什么特别?”
刘据惊讶地发现,老农手心的麦粒竟比宫中的更加圆润饱满,还带着阳光的温度。他突然明白了什么,仰起小脸:“先生,我不抓田鼠了,我想学怎么保护好麦种!”
诸葛亮欣慰地笑了。他从袖中取出个自制小簸箕:“那老臣教殿下筛麦如何?这是松阳县的筛麦工具,方便农人筛麦...”
远处树荫下,霍去病抱臂而立。他看着小太子在诸葛亮指导下,像模像样地学着扬麦,麦粒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道金线。有风吹过,带起些许麦壳,落在刘据认真皱起的小脸上,像撒了一层金粉。
“手腕要再抬高三分。”诸葛亮的声音顺着夏风飘来,“对,就是这样——”
小太子兴奋的欢呼声紧接着响起:“先生快看!麦粒和麦壳分开了!”
霍去病不自觉地勾起嘴角。这个总是一本正经的诸葛孔明,教导孩子时倒是格外有耐心。他想起刘据的那些动不动就戒尺伺候的先生,不由得摇了摇头。
“怎么?现在还不相信诸葛丞相?”
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霍去病猛地回头,发现姜戈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身后。姜戈今天换了一身利落的装扮,发梢还沾着几根麦芒,显然刚从试验田里忙完。
霍去病抿了抿嘴唇,目光重新落回田间的两人:“倒不是不信...”他顿了顿,“只是没想到,一个能运筹帷幄的军师,教起孩子来也这般...”
“这般接地气?”姜戈接过话头,顺手递给他一杯水,“尝尝,我新做的麦茶。”
霍去病接过竹杯,清甜的香气扑面而来。他啜饮一口,甜中带着微微的焦香,远比宫中的蜜水更醇厚。
“诸葛丞相对阿斗都是尽心尽力。”姜戈眼神也看向诸葛丞相,系统只能检测到那些帝王会对时空有影响,没有检测到这些年幼的继承人才是会影响王朝的根基。
比如秦朝的扶苏、汉代的刘据、大唐的李承乾。
“确实...”霍去病摩挲着竹杯上的纹路,终于轻声道:“是个好老师。”
姜戈但笑不语。
霍去病望着田间那一老一少的身影,忽然明白了诸葛亮坚持带太子来体验农事的深意。
霍去病仰头将麦茶一饮而尽,清甜的滋味中还
带着阳光烘烤过的麦香。他满足地呼出一口气,顺手将竹杯递还给姜戈。
“多谢。”他随口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