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2 / 2)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军撤退时魏延与杨仪内讧,导致...”
郑和的话让诸葛亮心潮澎湃。他起身走到军事地图前,凝视着五丈原与渭水之间的地形,陷入深深的思索。
帐外,秋风萧瑟,卷起满地落叶。谁也不知道,就在这一天内,蜀汉丞相已经窥见了未来的片段,而这一瞥,或将改变历史的轨迹...
夜深了,诸葛亮帐中的灯依然亮着。侍卫们看见丞相的身影投在帐幕上,时而踱步,时而伏案书写,似乎正在做出某个重大决定。偶尔传来几声压抑的咳嗽,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远处,,渭水北岸的魏军营地灯火点点,司马懿大概也在谋划着什么。但今夜之后,五丈原的故事,可能要走向另外一个方向.......
——大唐
每次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下值时,李世民都会等他们两个,今天怎么没见人呢?
尉迟敬德挠挠脑袋,他还想给陛下说诸葛亮来了呢……
此刻的甘露殿内,李世民正死死盯着跪伏在地的太医,修长的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龙袍的袖口。殿内香炉中升起的青烟在他面前缭绕,却遮不住他眼中复杂的神色。
“你...确定没有诊断错误?”年轻帝王的声音有些发颤,既像是质问,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期待。
太医额头紧贴着地面,后背的官服早已被冷汗浸透。他不敢抬头,只能盯着眼前龙袍下摆的金线云纹,声音颤抖着回道:“禀圣上,微臣反复诊脉三次,皇后娘娘确实...确实是有孕了。”
皇后有喜这可是大好事,陛下怎么这个态度?
殿内霎时静得可怕,落针可闻。
李世民突然转身,明黄色的衣袂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他大步走向窗前,望着殿外的景象,“观音婢...”他低声呢喃着爱妻的小字,眼前浮现出她近日总是苍白的面容。难怪她总说疲倦,难怪她近日食欲不佳,原来是有了孩子...
想到这里,帝王凌厉的眉眼突然柔和下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但随即,他的眉头又紧紧皱起。这个孩子就是唐高宗李治吗?那个糊涂的孩子?那个把大唐江山送给武媚娘的孩子?
李世民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你退下吧。”
太医如蒙大赦,连忙叩首退出殿外。待殿门合上,李世民才深深叹了口气,转身走向内殿。
长孙皇后正倚在软榻上,见他进来,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温柔的笑意:“陛下,太医已经告诉臣妾了。”
李世民在她身旁坐下,握住她微凉的手,眉头紧锁:“观音婢,你的身子……”
他还是不想要这个孩子出生,但是比起这个还是观音婢的身子更重要一些。
“臣妾无碍。”她轻轻摇头,指尖抚过他紧皱的眉头,“陛下在担心什么?”
他沉默片刻,终于低声道:“朕……怕这个孩子会和原本的历史一样。”
长孙皇后微微一怔,随即柔声道:“历史已经更改,岂可尽信?陛下是明君,当知天命难测,但人心可正。只要细心教导,臣妾相信必不会重蹈覆辙。”
李世民闭了闭眼,握紧她的手:“可若此子将来……”
“陛下,”她轻声打断,“稚子何辜?况且,若真有那一日,也是你我教导之责,而非未出生孩儿的过错。”
他久久凝视她,终于长叹一声,将她揽入怀中:“罢了,朕依你。”
人之初,性本善,用心教导就是了,况且他已经下定决心让承乾继位,也不会再过于偏心青雀,那些事不会再发生,罢了罢了。
长孙皇后靠在他肩头,唇角含笑,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色。
忽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