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7(1 / 2)

加入书签

城市,所以换了好几个酒店。其中一个酒店刚住进去我们就发现电梯按钮有点奇怪,2楼和3楼的按钮中间隔了很大一个空当,但我们都没想太多,去往3楼办理入住。第一个房间发现有蟑螂,我这匹北方的猛虎可从来没有见过蟑螂啊,于是我们打电话要换房,再换房间,就是一个有电脑的房间。我们用那个电脑看电影听歌什么的。当时我朋友在洗澡,我正玩手机,电脑在放不记得谁了但是女歌手的某首歌,突然我听到有一声“哥哥~”,把我吓蹦起来了,我赶紧把电脑停下来,喊我朋友出来。然后我们两个人再一起听了一遍,确实是在一个很诡异的节点冒出来了完全与歌曲无关的“哥哥~”声。我们就去查怎么回事,发现这首歌这个音频很多人都听到了,大家说什么的都有,但大多数人说这个应该是录音棚误录的。我们想着,那确实这么多人都听到了肯定不是什么灵异事件。第二天,我们吃完晚饭回家,我朋友说步行走楼梯消食呗,我说行。我们就开始爬楼。结果我们在2楼往上,真正的3楼的地方,看到了两堵用砖封住的墙(这个楼梯是建造一层的中间位置,两边就是那一层的过道),也就是说,真正的3层是被转头封了起来。我们吓傻了连滚带爬往上走,终于来到酒店,也就是真正的4楼、但标着3楼。然后我们越想越害怕,给家长打点话说要换酒店。就是这么一件事。这件事过去很久了,具体的到底是层数是4楼变3楼,还是电梯里少了一层的数字直接跳到下一层我就记不清了,但是砖头封住了某一层这个真的简直心理阴影。

然后最后的那个学语言方法是真实有效的,咪们有需要的话真的可以参考。俺的学习能力很强(当然是超绝聪明虎),总结的方法应该比较有效。口语和听力就按照我那个跟读的方法来练,嘴皮子溜了之后你会发现别的全都不是问题。不需要背单词,跟读的时候看双语字幕就好了。像我德语学了四个月拿下正经的c1证书,日语是三个多月通过了语言班N2的水平证明,英语的话反正我从来不背单词也不咋写作业但从小英语成绩就很好,虽然没考级但是水平差不多流利度c1词汇量b2吧。然后现在突发奇想想学阿拉伯语...还想学拉丁语和西语...嗯...都在想了...^^爱!

第167章

为了让自己更快入睡, 你安静地闭着眼睛胡想着要怎么规划接下来的计划。

你的生活等于两点一线。学校有问题,“家”也有问题。想要安全地度过这最后一个月,你得比之前更加谨慎, 也要更加主动才可以。

——别的不说, 你需要在放学后,再留在学校里看一看这个学校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 真的有必要吗?慢慢地见招拆招还是过得去的呀。

可是那些老师,还有一些奇怪的细节...诶?

在这夜半,你的思路恍然间变得清晰, 一个一直让你觉得不对劲, 但又没抓住的点在此刻显现。

这个学校,是个整体。

你下午之前就隐约觉得整个学校像一个小小的完整天地, 但这感性的认知一闪而过后你还没有理清楚思路找到这么想的依据所在。只是比较直觉性地根据你自己的处境先得出来了结论。

但事实是你并非仅仅只有“第六感”,学校里的点点滴滴事都是在暗示你这里的不同。

以往你在大学里上课的时候, 你能清晰地感受到教授、学校还有学生之间的关系所有的那种强烈的独立性及自主性, 也因此, 可以被触发的特殊场景和诡异事件也就更加多样和因人制宜。而在这里,就算不同的课程会产生不同的挑战,一切都还是脱不开学校这个大前提。

这可能是因为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存在有着本质的区别,高中生虽然已有基本的判断力, 但社会经验有限,普遍习惯依赖权威(老师、学长、制|度等等)、信赖同伴(朋友、小团体), 也倾向群体行动。

也因此,假如像美玲、玟特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那么所有学生更容易凝聚成一个热血的整体——尽管你暂时还不考虑要去扩大对所有学生的影响,但你在思考的时候,总是要多想一些的。

反过来也就是说, 管理学生的整个学校,也理应是一个更严密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

此外,你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个副本里因为和你接触的有点多的本地人会“觉醒”,而上一个副本的安玻却要会被扭曲认知。这么看来,大概也和高中生这个身份有关。

高中生是一群被大人们看成是小孩、自我认知却是已经可以担当的大人的胆大妄为的人,相当保守的社会一般都不会太在意这样一群学生的想法。那么作为社会背后的“意识”,自然不必去扭曲她们那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的新思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