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0(2 / 2)

加入书签

“你说来听听。”王局问。

“这次有没有可能是熟人作案啊。”林建刚试探性地问。

一句话,现场沉默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紧紧地盯在林建刚身上,姜颂禾担心自己被发现后会给姜酩野添麻烦,她赶紧从椅子上走下来。

她蹲下身子,一挪一挪地挤开几个人的腿,躲进前排椅子后面,借着本就高个儿的椅子和拥挤的人群遮挡住自己。

这样除了林建刚和周围站着的几个她本就熟悉的人,基本没人看得见她。

林建刚不知道姜颂禾这种跳脱思维的逻辑,更不知道应该如何给这个结论做出解释,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脑勺:“我瞎说的,我瞎说的。”

姜酩野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上“熟人”两个字,然后用钢笔在本子上重重地点了两下后,才重新收回钢笔。

“小野,你怎么看?”王局熟稔地问了句。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姜酩野简短地回答。

“这个点,先放一放,在没有合适的推论解释这个结论的时候,先当做一种可能。”王局道。

怎么就当做一种可能了?

把她几乎可以百分百确定的结论当成可能,后面要走多少弯路!

姜颂禾着急地噔地一下站起来,他斩钉截铁地说:“这不对!怎么就成一种可能了?这绝对是熟人作案。”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齐刷刷地看过去。

姜颂禾担心自己各自太矮,前面的人看不到自己,她一个跨步,站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硬生生比旁边一米八五的林建刚高出一大截身子。

林建刚在一旁尴尬地笑着。

“首先,我在死者死亡的前一天,曾经见过他,当时他穿的并不是这件衣服;其次,死者身上的棉服属于里衬,很少有人外穿;最后,再结合很多穷人家,为了节约煤炭,通常选用熟睡后,停止燃烧煤炭,选用多穿衣服躺进被窝保暖这一点。我合理推断,死者在与我分开后曾经回过家,并且当时正处于在熟睡的状态。”

“所以,当完的情形大概率是这样的——死者赵大树和我在村口马戏团相遇并分开后,直接回了家。不知何时出现在赵家的凶手,于18日凌晨五点左右将赵家老爹和赵家媳妇残忍杀害后,赵大树意外从案发现场逃了出来。”

“可凶手终归是成年人,在东姜村村口的大集的东北角追上死者后,将死者残忍杀害。”

像是没有察觉到姜颂禾出现有什么不妥,王局思考着询问道:“可通过你的推理,我并没有发现任何可以指向熟人作案的证据啊。”

“证据就是刚才姜队所说的那句话。”姜颂禾斩钉截铁地说。

姜酩野默默思考着,没有打算她。

“哪句话?”王局继续深问道。

“死者之所有没有出声音,很有可能是他判断不出被人割喉后会有什么后果。”姜颂禾继续解释,“其实哑人虽然不能干净利落地说清楚一段话,但是正常发出‘啊’,‘唔’等声音还是勉强可以的。”

“而18日正是大集,我不相信会没有商贩凌晨五点去踩点抢位置,而之所以没人发现异常,除了四岁小孩不能判断被人割喉后会有什么后果外,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死者认识凶手。”

“因为赵大树性格内闭,再加上年纪小,很多时候大人的一些指令,他并不能很好吸收。所以凶手才对他没有多加防备。”

“作证这一点的证据就是,死者一家四口,赵家老爹,赵家媳妇,和完全健康的赵家大闺女全部死在家里,而仅有性格内闭,不好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