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2 / 2)
“我就不去了吧,”江潺这场感冒还没好利索,也没太有出国游玩的心情,“拜托你们多拍点现场照片给我看看。对了,我家人可能要过去,能给我三张邀请函吗?”
对方说“当然可以”,让她把姓名发过去。挂掉电话她才意识到,自己好像不知道阿姨和妹妹的全名,说是“家人”,但还真是挺生疏的……她自嘲地笑一下,只能发邮件去问爸爸。
江崇忙完之前那一阵,近段时间似乎没再外出拍摄,很快把名字发了过来,说他们一定会去看。
年末家具展开幕那天,比施家家居发来更早的,是爸爸拍摄的照片。他做了那么久的专业摄影师,发来的照片比后来所有媒体拍的都要好。
他还发来了一张他们三人跟她那套大漆家具的合照,江潺看着站在中间的那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她长得很像爸爸,因此跟她也有一点相像。
爸爸在邮件里说:“恭喜小潺,原来你已经能做得这么好了,真为你骄傲。今年春节我打算带着阿姨和妹妹回国待几天,不知道你和小屿有时间一起吃顿饭吗?”
江潺盯着那张合照看了挺长时间,然后回过一封邮件:“好,期待你们过来。”
合上电脑时她想,似乎也没有那么期待,但一起吃顿饭的话,应该也……可以吧。
施家家居那边也发来了不少照片,看现场的照片,来展厅参观这套家具的人不算少,而且听陈助理的口风,施明勋似乎对展出的效果也挺满意。
江潺当然希望素梵能顺利推进下去——首饰是点缀,而家具是必需品,她想做的一直都是让大漆更多地进入日常生活。
她想起之前来海城找施谦的时候,曾经带过来一份素梵的合同,想找出来再看看,便给蒋宁屿发消息,问他那份合同有没有扔掉。
“没扔,”蒋宁屿很快回过消息,“在书房的柜子里,最左边的第二个格子。”
她起身去书房,拉开柜子翻找合同。小疤也跟了过来,猫这种生物总是对柜子充满好奇,她在上面翻找,它就在下面乱扒。
“别动小疤,”江潺抽出那本素梵的合同,心不在焉地警告,“动乱了你自己收拾哦。”
然而这警告显然无济于事,她正低头翻看合同,“哗啦”一声,一沓文件纸从柜子里滑落出来——果然。小疤“喵”了一声,无事发生似的甩甩尾巴走了。
江潺叹口气,弯下腰把地上的文件捡起来,都是一些跟蒋宁屿工作相关的打印文件,她认命地一页页捡起来,把有字的一面朝上,见到其中一页,忽然动作顿住,定定看着那上面的信息。
那是一份打印出来的公司资料,而令她视线停留的原因,是这公司的名字她再熟悉不过——这是她初到上海时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而在这张纸的空白处,还有一些手写的关于公司法人“刘启昭”的个人信息,笔锋流畅而锋利,她一眼认出是蒋宁屿的字迹。
如今再看到“刘启昭”这个名字,江潺还是会本能地心生厌恶,想起对方那些有意无意的触碰,靠过来说的那些听起来暧昧、实则是骚扰的话,还有自己拿着那讹来的不到两万块的预支薪水,过的那三个月草木皆兵的日子。
然而蒋宁屿又是怎么知道这个人的?她确实跟他提过这段过往,那会儿刚从上海回来不久,她喝了酒有些头晕,跟他散步到江边,不知怎么就说起来这事。
她记得蒋宁屿当时问过“是哪家公司”,但自己明明没说公司的名字……这一点她应该没记错。
那会蒋宁屿的神情是怎样的?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