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1(2 / 2)

加入书签

姥姥“嗯”一声,闭上眼再次睡过去,她偏过头飞快地擦一下眼睛,蒋宁屿在旁边伸过手摸了摸她的肩膀。

护士这时从外面走进来,说检查结果已经出来,可以去找医生了。

江潺站起来,让蒋宁屿先在这儿守着姥姥,她跟着护士去找医生。

等到她从医生那里回来,蒋宁屿正从病房里出来。

“疗养院找的护工过来了,正在里面守着,”他走过去问她,“医生怎么说?”

“没什么新情况,还是之前复发的那个肿瘤,”她偏过头看向窗外,下眼睑有些发红,“它长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压迫到神经,这种情况总会出现的,或早或晚而已……”

真的从医生口中听到这些话,反而没有那么慌乱了,只是有一种“终于还是来了”的感觉,胸口处开始闷闷地钝痛。

从上海回来之前她就已经知道了姥姥肿瘤复发的事情,也知道她年纪太大已经不适合手术,当时听到医生这么说时,仿佛又经历了一次天塌,但后来也在时间的流动中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除了接受似乎也别无他法。

只是一直在心里抱有一种“或许姥姥运气好能长命百岁”的希望,又因为回来的这一年姥姥的状态确实要比以前好得多,这种希望就慢慢在心底滋长起来,越来越茂盛,如今才发现从茂盛到凋零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那医生有没有说姥姥还有……”蒋宁屿顿了顿,没把话说下去。

江潺摇了摇头:“说不准的,没人能说得准这种事情。”

其实现在这样已经比之前医生预计的情况要好很多了,但她还是贪心地想让姥姥陪自己更长时间。

她看到他的眼睛也有些发红,伸出手抱住他,在这种时候只能从彼此那里获得一点安慰。

那几天江潺的心情极其低落,每天都在担心医院那边会不会传来不好的消息,一天要往医院跑很多次,无法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上。

本以为这次凶多吉少,却没想到一周之后,姥姥的情况居然又渐渐好转起来,虽然记忆还是会偶尔混乱,但精神头却好了不少,江潺的心情也因此转晴了一些。

这个老太太的一生大起大落,这是她经历的无数次波折中又一次小小的峰回路转。

那天从医院出来,江潺想着接下来的打算——从上海回来时她一心要把工作坊建起来,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姥姥,现在工作坊逐渐步入正轨,其实已经没什么好遗憾的了,但总觉得还有什么时候没完成似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快到家时忽然想起来,对,是自己一直想办的那个展。

姥姥一生做过那么多的漆器,有些被海外的买主买走,有些被镇上的人用了一辈子,还有一些存放在她们自己的家里。她想让它们能被更多人看到。

以前总想着,等自己再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跟姥姥一样多一样好的作品,再把它们放到一起展览出来,但姥姥这次住院让她意识到,她不能继续等下去了,她必须要把快点提上日程了。

就好像以前那种“冲喜”的说法一样,说不定这个展览也能给姥姥冲冲喜,让她心情变好,也就能陪自己更长更久的时间了。

第123章

有了办展的念头之后,江潺开始思索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时至今日办展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甚至只要资金充足,租下一处场地,随时都可以把个人展办起来。

但她想要的并不是那种无人问津、孤芳自赏的展,而是想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工作坊这几十年作品的展,是说起来能让姥姥感觉到开心和骄傲的展,这样一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