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4(2 / 2)

加入书签

目送着公交车驶远了,从视野中彻底消失,江潺抬起手,往冻僵的手掌上呵了一口白色的雾气。

好像已经快要习惯了,她在心里想,无数次的离别,似乎已经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难道这就是成长吗?终于对自己以为永远都不会习惯的东西习以为常。

她转过身,却没身后朝医院的方向走,而是沿着马路旁边的人行道,走了几百米,走到了附近的ATM机,从兜里掏出一张银行卡,一下一下点着屏幕进行转账。

然后她又拿出另一张卡,检查了一下里面的余额,除了刚刚存进去的两万块钱,卡里还有三千多块,都是这些日子蒋宁屿一笔一笔打过来的钱,她没动过,一直放在里面。

从取款亭走出来,她又去了附近的邮局,在那里买了个牛皮纸信封,将刚刚从机器里吐出的那张卡,连同另一侧兜里的一张信纸一起装了进去。

封好信封,贴上邮票,她低着头拿笔填写地址,问面前的工作人员:“请问寄到长沄市要几天啊?”

“差不多一周吧。”对方说。

江潺道了谢,直起身,将写好地址的挂号信递过去。

跟往常一样,送走蒋宁屿,江潺继续回病房照顾姥姥。唯一的不同是在这一天稍晚的时候,她给赵老师发去了一条消息:“赵老师,我决定好了,这两天就尽快带着姥姥转去上海的医院。”

这条消息发出之后,江潺就开始忙活起转院的事情。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的转院办得很顺利,异地转院的救护车也很快联系好。

临走前她拎着从楼下买的水果给医生护士送过去,拜托他们不要向任何人透露姥姥转院去了哪座城市。

“放心吧,”主治医生告诉她,“医院不会随意泄露病人信息的。”

她有条不紊地一件件做着所有事情,相比上次转院时的兵荒马乱,这次的平静连她自己都有些意外。

又一次坐上救护车,江潺看着路边倒退的树影,不知道此去到底会面临什么结果。是会迎来新的希望,还是又是一场绝望的延续?她只觉得内心是全然迷茫的。

她坐在角落的座位给赵老师发消息,告诉她自己已经在路上了。

“一路平安。”赵老师的消息很快回过来,“别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她记起那本赵老师送给自己的《飘》,心里感觉到了一点安慰和踏实。

——是啊,上海有赵老师,有她的好朋友季霜,还有更好的医疗资源,总不会比现在更差的。

脑中又想起那封挂号信,它现在走到哪里了?虽然当时写完之后就折好放了起来,但现在一闭眼,那封信的内容还是能一字不差地显现在脑中——

“蒋宁屿:

展信安。

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世界末日”刚刚过去。

以前我以为,这一天肯定是混乱的、不安的,但是你能想象吗,我居然会在这一天收到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好消息。

我没办法现在把这个好消息的全貌讲给你听,只能告诉你,姥姥的病很快就能得到医治了,那是一个很专业的医生团队,之前有过很多成功的手术案例,他们在看过姥姥所有的检查报告之后,判断可以采用先手术再化疗的方式,并且能够提供很完备的预后方案。

你现在应该会有点不满吧,怪我为什么不当面跟你说这个好消息,而且即便在信上也还要说得这么模糊。因为在接到这通带来好消息的电话之前,我还接到了另一通电话,是关于你的,不太好的消息。

学校的老师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