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2 / 2)

加入书签

他推托说:“中午实在是约了人,下回吧,有新品再送来一点我尝尝。”

……

哥嫂的糕饼店,选了个好日子开张了,玻璃橱柜的货,摆得满满当当,这样人家看了才有购买的欲.望。

花枝巷的邻居都来捧场,多少都买了点,尝了都说好。

这里市口是真好,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就没断过。

新开张的店,店里还挤着这么多人,人越多,越有人进来看热闹,看了就会买一点,宋照说,这叫从众心理。

开张这几天的生意,比大家预期的要好,晚上关门一算账,要是后面的生意有这几天一半好,那就能挣钱。

哥哥嫂子老实厚道,给人称重,秤杆翘得高高的,只多不少,几分的零头全都抹掉,又诚实又热情,宋照说,这是实惠给了,情绪价值也给了,会有不少回头客。

聂青箐听何律师夸过,说她当了助理后,带了不少正面的情绪价值,看来这是很好的、能加分的情绪。

嫂子做的东西确实好吃,他哥诚信经营,这里市口又好,哪怕租金贵,第一个月算下来,净挣了一百多块钱,比之前聂卫斌上班工资还高,他这下放心了。

哥嫂两个人在店里,总能腾出一个人的大半天,去忙点家里的事,时间还算自由。

聂卫斌和郑芳穗两口子,对现在的状态心满意足,孩子们还有吃不完的糕点,家里这下岗的阴霾,总算过去了。

第27章

大哥大嫂夫妻经营糕饼店,第二个月生意稳定了,现在是腊月,之前的顾客口口相传,过来购置年货的络绎不绝,店里的生意,好得跟刚开张那几天一样。

大哥大嫂忙起来了,说年底这个月,估摸着能赚平时的两三倍,保底四五百块钱是有的,两口子忙的高兴。

聂青箐接到严先生的电话,说有一些点子可以交流,问晚上要不要吃个饭,就去她上回选的那个餐馆。

这当然要答应呀,哥嫂提前一个小时关店,去上回早就想吃的牛杂馆,要了个大份的,严先生爱吃里面烫的鸭血,聂青箐又要了一份烫在里面。

严先生说:“我为年关的生意,印刷了一批礼盒包装,你们可以去刻一个糕饼店名字的模具,弄上印泥,盖在盒子上,又好看又显档次,过年肯定好卖,需要的话,成本价给你们几百个。”

那可太好了,之前宋照有提议过,但哥嫂的小糕饼店,印不起,人家都有起印量的。

聂青箐以茶代酒:“严先生,我们怎么谢你好呢?”

严先生笑道:“举手之劳,这顿晚饭,不就是感谢吗?”

趁热打铁,第二天一早,聂青箐和哥嫂把包装运了回来,别说,第一批礼盒到店,卖的真好,这五百个,过年前应该能卖得掉。

聂卫斌佩服:“严老板比我们会做生意。”

聂青箐说:“当然了,他们村不少人走出来卖炒货,怎么就他做大办起了厂子呢,人家有头脑有魄力,该他成功。”

郑芳穗担心的很,她和聂卫斌几斤几两,心里有数,严老板帮忙,肯定是看在小姑的面子上,她担心那方面的事,只敢放在心里想,不敢提。

……

宋照和嫂子担心的一样,他敢提,夫妻之间,有啥话都能问,他相信青箐不会骂他小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