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1 / 2)
手了,恰好今天主簿正在村里,去拦阻男人时,被男人打伤。”
“故意伤人,寻衅滋事,殴打朝廷官员,尤其是殴打朝廷官员可谓重罪,这位商县令直接判了对方二十年流放,男人剩下的家产也都给了宋氏和宋氏的两个女儿。”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啊,我觉得太巧了,巧的太过头了,所以大家觉得有没有这位商县令的手笔呢,毕竟我们前文提到了,这位商县令的手腕十分了得。”
“因为政绩斐然,延兴十八年,他又升官了,我估计这个时候,平宗皇帝对他的怒气也消了,所以这次商县令一跳三级,直接升为莱州知州。”
“这里也就来到了故事的终点,令人扼腕的英年早逝,莱州靠海,和高丽就一海之隔,当时的高丽连年大旱,高丽王骄奢淫逸,民不聊生,尸骨遍野,所以经常有高丽的百姓乘坐木船,来沿海抢劫,毕竟莱州近海,海岸线又长又多阻隔,非常方便上岸,而且那个时候的气候比现在高出几摄氏度,纵然是冬天,莱州沿海也不会结冰,这也助长了高丽人来抢劫。”
“所以商知府上任后的第一要事,就是驱逐海贼,他组织民兵,加强海防,短短半年,海寇之事平定了大半,但也因此可以说天妒英才。”
“延兴十八年的冬日,商衡安去州府向上官汇报工作结束后,返回莱州的途中,借宿一农户家,当夜觉得不妙,果然半夜有早就藏匿在深山数日的高丽匪人入侵,商知州组织百姓防御,击杀外匪数百人,他为了保护一位幼童中了流矢,半月后,伤重而亡,殁年二十三岁。”
商雪延听到这里,心口骤然一疼,呼吸都空白了两秒。
“消息传回了上京,帝王起居注里曾写,平宗得知这个消息,既哀且叹,所以我一直觉得平宗是非常欣赏这位后辈的,商衡安的养父是德远侯,虽然这位是个富贵闲人,任的都是虚职,但毕竟是从太祖时期传下来的侯爵,说不准商衡安小时候就见过平宗皇帝。”
“自己看大的后辈,有貌,有才,有能,有德,假以时日,必定是股肱之臣,兰摧玉折,怎么能不伤心感慨呢。”
“我自己聊到这里,其实也是感慨万千,大家都知道由江合桐主导的双庆新政,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江合桐的是文学巨匠,才华横溢,可是他太理想,做事太激进,其实我在想如果元康九年,商衡安在世,这位商知州刚开始参政的确生涩,还能做出被皇帝厌烦的事,平宗老年时虽然性情暴戾了一点,整体还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仁和君主。”
“只是小贬官,要是换了武宗,庆宗,我看中你你还挑三拣四,说不准就直接给拖出去砍头了,但后来他在嵩县,莱州为官的几年,手段都非常成熟老练,不像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所以我说他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而且心有百姓,如果十五年后的新政有他的参与,说不准变法就会成功,大安也会迎来一场盛大的中兴。”
“但历史没有如果,死了就是死了。”
“江合桐少年时写故友,写大暑在明堂,忽遇锡之,便觉清风来拂人,称赞他好友容貌不凡,大暑的日子看见他,都觉得清爽舒畅了。”
“商衡安青年早逝,三十年后,江合桐垂垂老矣,却依旧不忘少年好友,写雨声凄凄,忽忆锡之,遥望莱州,大恸魂绝,三十年后,也会怀念起颖悟绝伦的少年,当然,他青年时怀念好友的诗词也不少。”
“好了,话到这里,我们说点轻松的内容吧,后来后人整理眠舟先生文稿,看到他少年时写过的一些杂记,其中还有一些内容,和商衡安相关,有一年他们在国子监读书,国子监是寄宿制,学子半个月才能放假两日,有一次吧,商衡安的弟弟生病了,商衡安就很担心啊。”
“于是晚上就偷偷溜出国子监跑回家看望弟弟,第一天没被发现,第二天也没有被发现,第三天被国子监博士发现了。”
“商衡安被罚策论五篇,因为江合桐和商衡安住在同一间宿舍,有包庇之罪,罚做策论三篇。”
商雪延目瞪口呆,他记得他在大哥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有一年春日的确生了病,大哥每天晚上都回家看他,他还疑惑,国子监可以每天都回家吗?他告诉他,他向博士禀明家人生病,心忧不止,于是大人同意他下课后回家,原来他每天晚上是偷跑出来的吗?
怎么出来?翻墙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