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0(1 / 2)
“派兵的军饷谁来出,你?出吗!?”
朝堂上复又一片静寂。反调彻底消失之?后耶律重元才继续说道:“所以,依臣弟之?见,辽宋如今攻守之?势已然殊异。以宋国?对南州的执念,他们迟早会卷土重来。吾等当?早做准备。”
“但你?方才不?说派兵不?……”
“所以臣弟恳请陛下,早日再派使节出使宋国?!以摸清宋国?之?虚实!”
“哦?派使节?”刚才一直不?言不?语的耶律宗真似乎来了点儿兴趣:“除了探清虚实外,这使节要和?宋国?谈些什么呢?”
“自然是谈和?平。”耶律重元说道:“至少在秋收以前。”
秋收时分,人精装马也?贴膘,才是他们辽军最强也?最有余裕的形态。在那以前,他们大辽必须要精打细算过?日子。朝堂上谁都清楚,他们短时间内打不?起第二次仗。
“所以,使节团要和?宋国?约定,他们虽盘踞居庸关,但不?可?骚扰我?等。必要时,我?们甚至可?以付出一些钱财或土地。”
耶律重元说出这句话时,是做好了挨一顿骂的准备的。但出乎他意料,无人反对,就连远远坐在上首的兄长也?没有骂他“丧气话”“有辱我?国?威”之?类的话。
“付出土地”几个字,让他们陡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即使那只是下策、备用?方案。
耶律宗真只问了一个问题:“那么,谁愿意率使团出使宋国??”
耶律重元陡然跪下:“臣弟愿往!”
这个决定,在他主动提出“使节团”三个字时就做下了。或许在未来的史书上,他会成为不?光彩的屈辱的名?字。但是耶律重元愿意,为了他国?家能越过?这艰难一步,他甘愿背负骂名?。
这是短期之?内,辽国?第二次出使大宋。比起上一次前去谈判云州和?岁币的使团,耶律宗真的重视程度显然高了很多。就连送给“异父异母的亲弟弟”大宋官家的礼物,他也?亲自过?问一遭。
但是吊诡的事情出现了。明明领头人是当?朝皇太弟,但愿意充当?副使、使节团成员的人却寥寥无几,差点让耶律重元成了个孤零零的光杆司令。最后,还是耶律宗真捏着鼻子,一对一和?群臣谈过?后,才又招来几人一同出使。
愿意在国家危难的关头当?出头鸟,他们高风亮节的程度虽不?如耶律重元高,但人格底色都是相近的。出发才几日的时间,很快就熟悉在一处。面对辽国?的危机,他们也?有各自的看法?。
“依我?所见,我?大辽虽然危机重重,但也?未必没有破局之?道、反过?来说,那宋国?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那神雷能上天下地,难不?成还能收拢人心不?成。”
“此言得矣。南边诸州和?宋国?分离百年,怕是连语言也未必相通。就算他们侥幸打下来了,怎么守住?当?中未必没有我大辽可乘之机。”
几人交流完想法?以后,齐齐看向了团长耶律重元,想听听他如何定夺。只见耶律重元微微颔首道:“我?亦如此作想。只可?惜,不?能在朝堂上的蠢材面前说。”
“不?然,那些蠢材们只会问你?‘那为何不?发兵夺回来’‘尽会说丧气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众人会意大笑。笑过?之?后彼此亲近了几分。
“不?若我?等南下路过?诸州时,以借道为名?仔细看看!宋国?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所做之?事必有缝隙!”
耶律重元:“我?正?有此意。”
——
有此意的人,远不?止他一个。当?苏轼知晓了辽国?将有使节出使大宋,且要路过?云州时,立刻兴奋地搓了搓手:“真的吗?得好好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