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 2)
在模糊的泪眼中,扶苏看到抱着他的男人的眼里染上几分茫然和慌张,远不如他自告奋勇的样子来得气定神闲。
然后,男人用指腹盖过怀中锦被中间酱紫色的,初次造访此世的婴儿小脸,既怜且爱地拍打着丝质襁褓的边缘,低声哄了起来。
-
出生后的三月,扶苏的大名就定了下来。据说,是那个抱着他哄的男人亲自起的,单名一个“肃”字。
不是原名,扶苏其实还挺满意的。要知道他第二世户口本上的名字也是扶苏,由此招来的麻烦简直无穷无尽。
“啊?这么好听居然是真名?”
“就是那个‘扶苏’吗?”
“你爸爸妈妈是不是喜欢历史啊?”
“老师,你cn真好听!”
扶苏感到既轻松,又有点怅然。不出意外,类似的问题,这辈子应该不会再遇到了。除了本职工作是给皇帝写软文的礼部官员以外,其实没有多少人关心皇子殿下的名讳有什么涉及到《尚书》《礼记》的深刻寓意。
不,也不对,这名字是那个抱着自己的男人亲自拟定的。岂不是说明,他很重视自己么?
不,也有可能人家就是天性喜欢小孩子呢?自己只是他膝下诸子之一,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不值得一国之君多加垂目吧?
但是随着扶苏长大到三岁,了解到的现实却一个个击破了他的幻想。
譬如说,他是中宫所出的嫡长子。
譬如说,在他出生之前,皇帝所有的儿子全部都早夭而亡。他是唯一健康地活到了三岁的皇子。
再譬如说,他出生后的第三天,宋夏战争前线吃了败仗连连的宋军,竟然久违地大胜了一场。
越来越多的“譬如说”,让扶苏的幻想一点点变得渺茫。直到前不久,在扶苏三岁的生辰宴上,他被破例顶格封了一品的成王。据说,只有皇上当年作为内定太子的时候,才有类似的规格。
坏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他公子扶苏,生平第二次要当所谓的“内定太子”了。
作者有话说:
----------------------
开新文啦,拜托大家多多支持——
*司马光历史上真写过,不过是在英宗受封之后写的,这里平移到十几年前
*neta了一下顺治和荣亲王的梗
第2章
官家赵祯刚从坤宁宫出来,就直奔大公主的住所柔仪殿而去。
大公主是苗才人所生的皇长女,尚未加封号,宫中上下就按着她的序齿来称呼。大公主的乳名叫作“妙悟”,今年五岁有余,生得十分聪慧,小小年纪已经浅通文墨,会做文章。
官家掂了掂手上的一沓宣纸,被黑色的炭笔涂抹了的画迹的占了四分之三。
他只肖一眼就能认出,不用毛笔、而用石炭作画的,宫中除了成王殿下的奇思妙想之外,还能有谁?这些石炭还是他特意为肃儿寻来的呢。
官家随手翻了几页,画上什么题材的都有。其中一多半都有与之对应的文句相配。纸上浓浓淡淡稚嫩的笔锋,官家也很熟悉,是他女儿妙悟的字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原来他们姐弟凑到一处,就是在忙着这些么。”官家显然把画册当成了姐姐教弟弟识文断字的素材,一边低声自言自语,一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