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0(1 / 2)

加入书签

是带回家了,田氏说要留着过年吃。

如此便将这个镶宝石珍珠的酒囊空了出来,在某次来送晡食时还给了大宛的延留,说明了自己已经尝过他家乡原本风味的美酒,感受了他的心意,请他收回贵重的宝石酒囊,这是后话。

当日夜里,她在蛮夷邸和延留、巴旦他们说开了,下楼来,又遇着了那个安息国的商人,他说:

“我终于等到你了!昨天夜里那碗豚皮饼,真是美味至极,我应该当面谢你!”

送给了季胥一个刻花的绿玻璃碗,据说是罗马来的东西,是他运来关中贩卖的,因为季胥不收他的钱财,便送了这个作为回馈的礼物。

“这玩意可真稀罕。”

田氏在院里,将这刻花的绿玻璃碗对着太阳来照,

“绿莹莹的,还能透光呢。”

“我的女儿,你也太能耐了,连骡马的东西也能带回家来。”

休沐日时,季胥将这绿玻璃碗带了回来,田氏宝贝的放到东厢房的博古架上去了,不舍得拿来吃饭,只看着赏玩,每日擦拭灰尘。

直到除日前夕,平安食肆也暂时闭店了,二凤小珠,四豆都在家里,桑树巷的姑子来家里磕牙,满室屋子叽叽呱呱的笑声,田氏将房中的宝贝拿来给她们看了。

“嗳哟,绿油油的,怪好看的。”

“不是泥捏的,也不像瓷,更不是铜了,哪来的?”

姑子们上手来摸,田氏一点也不撒手,怕给碎了,只拿出来现一现,说:

“这是骡马来的稀罕物。”

“骡马?那是啥地方?”

刘老姑道,那日外国人从渭水街上一队一队的进长安城,她老姑子也去看了热闹,不曾听过有这个地方。

“必定是养了许多的骡子和马了,才起这么个名字。”她女儿刘春娘一面吃香豆,一面道。

秋姑笑的肚子疼,说:

“罗马,不是骡子和马,我听说是西边的国家,离咱们这十万八千里呢,胥娘怎么得了那里的东西?”

田氏脸上有光道:

“是一个外国商人给我女儿的,叫做绿玻璃碗,罗马那里吃饭用的。”

第203章

年后,各国使节陆续归国了,过了这年关,汤官处也渐渐清闲了些,一些庖人姑子下值后,窝在住所的门房,烧了热炭盆,掷羊拐骨赌钱玩,不免说起她们这阵子负责的使节们,

“我去给夫余使节送早膳,他送给我一颗珍珠呢,比黄豆还大,我做了攒珠的簪子,留给女儿做嫁妆。”

“韩秽人送给我一包鱼干。”

“哎,周平,你得了什么?”

“还用问哪,没看前阵子头上戴的那顶鹿角毡帽。”

旁人说的周平心里得意,在院里收衣裳,问小葫芦那两个厨婢:

“你们的季膳人可有收着什么?”

“哼,就你爱挑拨。”

小葫芦原本挤在那里看她们大人掷羊拐骨的,听说这话,也不高兴待了,拉着铜儿钻进了自己的屋里。

“那大宛使节粗鲁难缠,哪能得到他什么,季膳人怕是这半个多月都没能睡一个好觉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