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2 / 2)
画儿心疼她,多久没摸着荤腥了,只捡些碎的渣子吃了,大块的留给她,不过都不敢教申氏夫妻发现了。
申氏吃了两副药,咳嗽见缓,只是一停药,就又咳了。
丝娘拣了那药渣,又重新煎一遍,颜色淡了许多,但也比没药吃强,捧给申氏,说:
“阿母何必那样的心性,田姑有心帮忙,咱家领了情,日后再还她,偏要一时将钱都还了,眼下才买了米,却又没钱买药了。”
“岂有欠她们的道理,你阿母我就是咳死了,也不能欠她们的。”
丝娘明白她的心,没有再强嘴,只是药渣再煎,已经不出色了,吃了和喝白水似的,一点也不管用,申氏夜里绣帕子咳得
厉害。
她们买不起好丝线,绣出来的帕子卖得也便宜,还不够抓一副药的。
这日,画儿从外头回来,衣襟里鼓鼓的,背着申氏,到了丝娘跟前。
“揣着什么?”
向窗拈线的丝娘问,只见她掏出来一个用蜡密封的陶罐,揭开了,里头是褐色的膏子。
“这是秋梨枇杷膏,”
画儿悄悄说,“是田家的金豆给我的,说是她家小姐制的。”
这还是去年秋天,田氏在槐市买了一大筐的梨子和枇杷回来,新鲜的吃不了,季胥便熬了两罐的膏,用蜡油密封了。
一罐妹妹们时常化了热水来喝,甜津津的,她们都很爱这滋味,且吃了也不犯春咳。
还有一罐存到了今日,季胥回来听说了申氏的事,便让田氏将这罐膏子给了她家,田氏又教了金豆几句。
“金豆说,这个秋梨枇杷膏吃了能缓咳嗽,给夫人的,还请我帮着说和说和,我答应了她,可又不知怎么向夫人开口,要不,还是还给她罢了……”
“不能还,我找机会会劝阿母的,这膏留着给阿母吃。”
丝娘说,化了一匙在热水里,搅成了淡淡的茶色,申氏喝了说:
“女儿,今日的药怎么甜丝丝咧?”
“许是反复煎了多回,就不显苦味了。”
丝娘还没想好怎么说,先糊弄了。
吃了这化水的膏,渐渐的,申氏倒是不咳了,只是她也不是傻的,心里总有疑虑。
这日,下了场春雨,豆大的雨珠将陶瓦打的噼啪作响。
画儿穿了蓑衣要出门,不成想被申氏从窗户里瞅着了,将她叫进来问:
“你身上的蓑衣,是哪里来的?”
画儿望了眼丝娘,支支吾吾的,丝娘说:
“是她捡来的。”
“胡说!哪里有捡?分明是田氏家里的,是不是她家给你的?”
申氏上回登门,见她家堂屋就挂有许多这样的蓑衣,田氏还同她说了,是往日姑子们编的,她要拿去槐市卖的。
画儿瞒不过,只得认了。
这蓑衣,的确是金豆和那膏子一起给她的,说是膏子给申氏,蓑衣给她个人的,大约见她时常出门,没有一件好的蓑衣。
“不许穿!咱家有蓑衣,却拿别人的,好个贪心的丫头。”
申氏将她骂道,命她将这蓑衣脱了。
因和布肆的伙计约好了,今日送帕子给他们的,画儿也不得不出门,只得翻了家里那件破破烂烂的蓑衣,包着一包帕子,冒雨冲出门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