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0(1 / 2)
多。”
三姊妹是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见到了阿母,忧的是阿母被拘在这矿山成了矿奴,不知怎么才能出来。
她们的鞋踩湿了,也没察觉,只在这看住了。
“桂奴,朝食来了!”
那抬了饭筐的郡兵,叫的正是田桂女。
她到这座矿山一年多,靠着挖矿利索,表现老实,成了矿奴中的小管事,这里发馍了、那里送水了,郡兵先知会她,由她组织发给底下的矿奴。
只见她又敲击了那铁块,矿奴们聚集过来,这次脚步明显更快。
朝食是一个馍,半碗白粱粥,这个天气送来都是又冰又坚的,没啥口感可言。
可若是不吃,就没了,得饿到晡时才能吃着下一顿,因此都狼吞虎咽。
田桂女逐个发完了,运气好,只见筐内还多了个馍,她悄悄的塞在了自己怀里,留着中午打点肚子,或是塞给旁人卖个人情。
这正是她一改刚来这撒泼闹事的做派,卖力挖矿,争做管事的缘故。
隔三岔五能贪点吃喝;最要紧的是,还能和把守的郡兵、甚至据说是外头那郡守府的赖夫人说上话。
这里的矿奴、刑徒被严密看守,吃喝拉撒都在矿山,禁止外出,连管事也不例外,能与外头的民籍官兵说上几句话是很难得的。
她踱到一个尖腮郡兵附近,悄声问道:
“赖夫人那可有松口了?那矿洞里我已存住十笼黑蒜子了,只等她点头,夜里便能往外运。”
他们将铁矿石称作黑蒜子,赖夫人几十年管着买办矿奴的事,当初田氏也是经她手,送到这四面黑山的。
这赖夫人虽是家奴,但也从矿山里捞肥水,她买通了个别把守的郡兵,并各山矿奴的管事,趁夜便运矿出山,由她偷偷的卖到黑市,这大小几十座矿山,恐怕不少条线都被她买通了。
田氏这小管事,当初也是其中一员,不过她是矿奴,利益线上最低等的一层,只能跟着分点汤沫子喝。
上半年她给家里女孩寄去的二两银子,两身衣裳,正是这样攒出来的。
后来还将业奴,偷偷的藏在矿笼里,瞒着上下,转交给了郡兵,随着矿石被运到外头,助他逃出了矿山。
他也承诺自己,出了涿郡,便找邮舍帮她寄信和衣裳给家中,田氏盼见女儿,可也深知这里遥远凶险,并未要业奴在信中说的多详细,恐她们担惊受怕。
邮信的主要目的,还是藏钱给两个小女儿,她走时以为自己不能耽误太久,不想误落此地,家中留的钱财哪里够撑到此时,只怕两个要饿死了,只盼着乡里接济,季凤也能讨到饭食度日,撑到她将钱寄回去,一时也悔恨莫及,当初入了贼人的黑店。
隔日上工,业奴出逃的事败露。挖矿的田氏、私自运矿的郡兵、包括卖矿的赖夫人,都心知肚明这人是怎么逃的,但都不敢声张,只能偷偷聚在一处彼此盘问。
田氏在团伙中扯谎说自己不知何时教他躲在矿笼里的,说的真切,扮作不知情的模样。
矿奴出逃的事瞒不住上面,郡守命府兵捉拿逃奴,眼看追查下来,要扯出赖夫人运矿卖钱的事,不知赖夫人怎么周旋瞒下的,后来就将田氏这座黑矿山的外运线给斩断了,相当于赖夫人不要她这座山头的肥水了。
不久那业奴被捕了回来,听说刚出了涿郡,在蓟县被捕的,被笞以百鞭,凭着田氏跟那铁官求情才保住性命,被发落到最深最黑的矿洞挖矿了。
她也为看守不力,讨了数十鞭笞,半月在炕上起不来身,幸而管事的身份还没旁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