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1 / 2)
有曹氏给塞的鸡子,邓家的豆脯,刘家的菘菜……
“够了够了。”
季胥接也接不过来,抱个满怀,一眨眼的工夫,牛车多了好些吃食。
几家亲热的,并些瞧热闹的邻居,乌泱泱的人,直送出谷口。
“这打扮真像个小子,怪俊俏的,慢些走,仔细路上的石头颠坏了你的车。”他们在后头道。
陈穗儿不舍季珠,一直在车旁拉着她的小手跟着走,说:
“以后谁还陪我玩小儿戏呢。”
只见甘家的轺车正要进来,甘王女自车上下来,拉着季凤说了好些话,两个小女娘依依惜别,交换了袖中的手巾。
“我等着你回来。”甘王女道。
“我回来咱们去摘菱芡。”季凤道,“你腿脚不便还出来,快回去罢,仔细招了露水腿疼。”
阿耐陪着来的,给备了肉脯,并五升的糗粮,这也是种干粮,一件件的交代道:
“肉脯是王典计他老人家的,这糗粮是我做的,拿稻米、菰米、胡麻、枣脯磨成屑,炙熟了的,你拿水拌一拌就能吃。”
“好了好了,你们那处也该了了,我这里还要祭祖神呢。”
祖神,是这时候的路神,百姓出行前都会祭一祭,以葆路途平安。
只见王典计在路边设了小土坛,上头燃火,催着季胥来拜了,自己沿着坛边,向地下祭酒,嘴里嘀嘀咕咕的:
“今既出行,道路开张。风伯雨师,酒道中央……”
牛车吱吱呀呀渐渐走远了,旭日初升,季胥回头再看,远处送行的人只能看清个黑点了。
“阿姊,小珠,你们瞧,前面那路竟宽成那样!”
她们从乡里颠簸的小路走了几十里,只见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现在眼前,两旁的山,硬生生的被堑开了,山中多出一条道来。
“什么人修的?连山也能劈开!”季凤惊道。
“这是驰道,只有朝廷才能主张修缮,倾注了诸多的人力。”
走惯了坑坑洼洼的小路,这驰道在季胥眼里也是条“高速公路”了,毕竟有三十米宽呢,分成三股道,还修的平坦。
不过,这中央三丈,也就是最中间那股道,并非普通百姓能走车穿行的,乃是君王车驾的专有道路,也叫做“天子道”。
普通吏民走两侧,若擅自行走“天子道”,车具要被缴收。
对季胥来说,能走两侧的旁道也是好的,这比小路不知好多少,对没有减震的牛车来说,不颠簸就是对屁股和腰椎最大的友好,她一挥鞭,将牛车赶上旁道。
日头西晒,还能借这山头躲躲阴,真好。
不紧不慢的赶路,偶然看见奔走各地传递文书的车辆马匹,穿梭在道上,凤、珠新奇不已。
“瞧那枣红的大马!在乡里可是见不着的,难怪修驰道,用处竟这样大。”
季珠好奇道:“我们的传,也是这样传递着办好的?”
季胥笑了说是,便见她恍然大悟,像是了解了这个世界的运作体系一样,小脑袋瓜里不知在想什么。
黄昏时分,她们走了有百十里路,如期到了陈邮人所说的驿站。
这驿站是比邮舍更高级别的邮书迎送之站,邮舍的邮人是步递,这驿站的驿卒是马递。
院里还能看见驿卒翻身下马,大步进了舍内,后头有厩夫牵了马去饮喂。
除了这些公职人员,驿站也接待外出的百姓,按客舍好次收钱。
季胥跳下车,牵牛入内,凤、珠两个头回来这样的地方,在车上探头张望。
“这就是驿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