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8(1 / 2)

加入书签

难免生出祸心,不得不防。

“原同你大父商量,夜黑了再从盛昌里往回挑,可这走来一路的难民窝棚,哪里又躲的过去。”

吕媪一时犯了难,卧蛇谷是盛昌里与本固里的必经之路了。

“幸有大母替我虑到这么多,我方才回来路上也在想这事,记得前些日子因乔家占山,我与婶儿绕远路去别的山头拣柴,那山上远远的还能看见甘家窑场的青烟,当时还指着与婶儿说道,竟然走到盛昌里这头来了。”

“是了!咱们可以走山路,这山头是相连的,虽说远了些,不过既能避开卧蛇谷的难民,夜黑了本固里的人家也都睡下了,这事便谁也不知不觉了。”庄蕙娘经她一提,想起来道。

吕媪道:“难得两全的法子,那咱们等夜黑了,走山路将粮挑回去。”

人定时分,夜色浓时,季胥与陈老夫妇、陈大夫妻,并下工的陈狗儿,准备了火把并挑筐一类的,自家中出发向盛昌里去。

卧蛇谷这条道并不算宽,窝棚里不少双眼睛因火光探出来。

见他们这行人为首的陈老伯一身胆气在前,再瞧那竹筐轻飘飘,是空的,便都缩了回去睡觉了。

甘家窑场前院,

王典计早已在那等着了,两家的稻谷两斛装成一袋,拢共十三口麻袋,事先码放在了前院,方便他们挑了从这处上后山去。

“可还挑的动?用肩窝这块,更好使力,”

吕媪上手来帮,见她实在吃力,因劝道,“还是放着罢,让你陈大父再回来一趟也一样的。”

“还行。”扁担两头的挑筐里各放一袋谷,季胥微蹲了身子,咬牙提气,试着挑了起来。

方才出发前带家伙什时,吕媪给她准备的是背篓,原是说她骨头单薄,让她背一袋就成,季胥没依,说道:

“那十三袋粮,十袋都是我家的,您家的三袋只去两人怎么也够用了,这一大家子都去,连陈叔都去了,我是明白的,是为着帮我省事,哪有我自己还专拣轻省活儿的。”

陈大因腿脚不便,只能用筐篓背一袋,这样季胥、并陈家姑媳各挑两袋,陈老伯并狗儿各挑三袋,其中一袋拿两口麻袋分开装了,扁担两头便一样重的,如此一趟就能将这十三袋稻谷运回去了,不用再多费脚程。

王典计还是头次见陈家这一大家子人,不知人品如何,有意打探一番,但现在也不是磕闲天的时候。

冷眼看着这一家待季胥友善,心内还算满意,然终究还有顾虑:

陈狗儿这小子,偏生是外头聘的,若是收了他做徒,辛辛苦苦教会他,他抬起脚不在窑场这儿做工了,谁还伺候我老?我一个奴籍还能拦的了庶民?

“仔细脚下。”王典计一面想着这些,一面送出去道。

只见一行人,陈老伯打头阵,陈大殿后,渐渐消失在后山里头。

火把的光亮晃动着,几人的扁担吱呀呀响。

走了有二三里路时,前头的陈狗儿道:“胥姊,要不要歇一肩?”

他在窑场做惯了的,不觉得重,反倒担着粮食心里踏实,只怕季胥要累了。

这一路还有七八里,季胥右边肩膀被扁担压的骨头疼,不过想着这些粮食可以将粮架垒满,凭一口气撑住了,若放下来再挑反更泄了力,因道:

“我还能走。”

正走着,树影簌簌一响,一道硕大的黑影自林中蹿出来。

众人只当是什么野兽从深山里跑出来了,一时停住,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待黑影速度慢下来,近前了,借着那片火光,田啬夫的脸显出来,冷硬的五官照样没有表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