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2 / 2)
既要做冬被,又要做褥子,自然不够的,少说要十三斤。
吕媪见她捻着针合计,似有难色,因道:
“绵的要是暂时置办不起,买些芦絮来做,
那个不贵,十个钱就能买上三斤,塞厚些,捱一捱,到底还过的去。”
她家便是塞的芦絮,像那些养蚕大户倒还能留出些丝绵给自家做絮,寻常人家未曾种桑养蚕,哪里有那些钱来置办绵的。
季胥点了点头,若攒不齐钱,便这么办。
她上辈子虽没睡过芦花被,但听过春秋时期鞭打芦花的故事,这芦絮塞的并不抵寒,况且如今脑里也深深刻有小时候在芦衾里冻的骨头疼的记忆,妹妹们想必也都是受过冻的。
因此更多还是想要攒钱做绵的。
“角子,色如皎月,软美如绵的角子欸——”
乡市里,
庄蕙娘乍一听这耳熟的叫卖,心下疑惑,待循声一瞧,原是卖粔籹的妇人,她如今也不单单卖粔籹了,还有些形似月牙的角子,和庄蕙娘篮子里的模样大差不差。
不过那马粔籹的手法生疏,压出来的褶子没那么美观,但她创造了一种新吃法——煎角子。
因着她的粔籹便是秫米粉团搦成一圈圈的细丝,用膏油煎之,她见庄蕙娘这些日子的角子卖的红火,便也买了来琢磨,夜里又想着,既然粔籹能煎,那同为面食的角子不也可以?
试了试,便追着这股正劲的风头,立时搬来乡市叫卖了。
“角子——煎角子,酥香味美的煎角子——”
有那新奇的,闻言凑过去,一时撂开庄蕙娘这头,向来好脾气的庄蕙娘,也不禁有些气闷,但也无法。
这东西既然在乡市卖,就不可避免有相仿的出现。从前那白玉蒸饼也有人叫着来卖,不过先后都做不出那松软回弹,俱是硬邦邦的,一直没有仿胜的。
这角子,皮子并非如蒸饼蓬软,想必能仿做出来的便多些。
盛昌里,也出现了各人串走,叫卖角子的身影。
其一便是孙吝郎,也挎着篮,口中悠长的叫卖声。
蔡膏环遥遥指他一指,“你这厮,前儿才说角子不如你的胡饼,如今倒转行了?”
“羊肉多贵哪,尽赔本儿了。”孙吝郎斜身回了一嘴,接着走田串户,叫卖他的。
其二便是季止,在家费好些面粉鼓捣时,金氏便不住的絮叨:
“那白玉蒸饼你都做坏多少了,做出来的和你阿母我做的,一样瓷实,吃一口脖子梗出二里地,别浪费我这精贵精贵的白面,留着除日煎粔籹的,去去去。”
季止哄说道:“那盛昌里的,都抢着买角子,待我做出来,便能压季胥一头,赚大钱给阿母长脸。”
金氏这才按捺着肉疼,将信将疑的松开了那袋白面。
季止便拔了金氏种的芦菔,做了些芦菔馅的素角子来,如今亦是叫卖道:
“角子——毛公吃了拍手叫好的角子——”
也不缀在季胥后头了,偶尔撞上了,便咬了唇将脸一偏。
季胥也不作理会,她并不意外有旁人来卖角子,毕竟如今已有水引馎饦这一吃食,和角子还是有些类似的,角子皮不比蒸饼,无需加饼酵来发酵,用死面便成,能做出来的自然也多。
她照旧叫卖自己的,千人千味,各人做出来的味还是有区别的。
“我说孙吝郎,你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