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2 / 2)

加入书签

一连两日都在叫卖蒸饼的季胥并不知那头的事,昨日有王典计包圆还不觉着,今日才发觉这项买卖并不似早先火热了,毕竟连日吃蒸饼也有腻味的一日,

况且盛昌里就这么大,一百多户人,如今大家都过了过去那新鲜争抢的劲,朝食预定的数量,也不及原先多了。

一起头能卖一百来个的,渐到今日,就平稳卖出五十来个了,加上庄蕙娘那头挣的,若是刨除每日买鸭蛋,和猪肉为馅的本钱,便只能攒个五十钱的样子。

她找庄蕙娘打听过,若是铁锁,县城铁肆里头最便宜的要一百五十钱一个;

至于她们三姊妹要制冬衣,如今大部分人家冬衣里头塞的是络絮,譬如柳絮芦絮之类的;有钱人便穿皮裘,名贵的有狐裘、豹裘、貂裘,就连相对普通的羊裘、鹿裘,寻常百姓能有一件,都能传上好几代。

绵的也有,是养蚕户卖的丝绵,一斤足足能要上一百钱,乡里富户方置的起。

如今并没有棉花做絮的,木棉西域方有种植,棉布尚且少有,棉絮更是未普及了。

像她这样的成年大女,一身冬复襦,得要三斤绵,一条带裆绔,则要二斤;

妹妹们这样的使女和未使女,做出一身衣绔来,分别得要两斤半左右的绵。

到底绵衣要暖和,季胥还是想给她们做绵衣的,这样一来,便要十斤左右的绵,加上扯一匹布的钱,得上千钱了。

季胥将这笔账一算,不禁忖度起别的买卖来。

一旁卖柰果脯的季止,见季胥这个点还未归家,再一瞅,篮里竟有没卖完的蒸饼,心里不禁好受些,主动和季胥并排走着,问道:

“堂姊,蒸饼未卖完?”

她篮里的果脯虽也没卖完,但遇上个阔气的老妪,倒比先前卖的多,今日挣了有十个钱,她准备自己藏三个,交金氏七个。

“那没卖了的,给个我吃罢?”季止道。 网?址?发?b?u?Y?e?????μ?ω?ē?n?????????5?????o??

左右也没卖完,季胥从篮内拿来个递与她,“止妹拿去吃罢。”

从天将亮叫卖到日中时分,季止怪饿了才这样问,接来吃了,摇头道:

“还是热的要好吃些。”

自然趁热味道更佳,但凉了也能凑合,季胥自己也在吃着充饥,二人向路走着,忽闻的后头有叫唤:

“胥姊!”

原是在窑场做工,临时追出来的陈车儿,身上还灰尘仆仆的,面上洋溢着笑,将手心一开,

“这是王典计让我送出来给胥姊的。”

只见是把铁簧锁,锁身粗实,锻打的平滑,一点铅都没掺,陈车儿这会子尚能想起王典计那副想给又有些牙疼的模样。

“瞧瞧这锁,十里八乡我还是头回见这等做工扎实的呢!怕是甘家在外头专门找铁匠打的。”

季止紧了紧篮子把手,不由的问道:“无缘无故的,王典计怎的送这样好的东西给我堂姊?”

“王典计说,胥姊帮了他忙,这是谢礼。”

陈车儿道,具体什么忙他也不知,他只知今日王典计喜形于色的,对他也有笑脸,还夸他察人细致。

这铁簧锁,被季胥携了回家,挂在堂屋门上,铁钥有两把,她这一把。

还有一把草绳串了,挂在季凤颈项上,季凤像得了首饰一样开心,瞧着那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