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1 / 2)

加入书签

举着蒸饼冲着那背影欢呼。

“堂姊,你瞧,他们被吓跑了。”季止靠前来道。

有人便问:“胥女,这是你妹子哪?”

“是的是的,我是她妹妹,来卖菹菜的。”季止忙不迭点头,一面掀开篮子,里头一个陶盆,搁着好些成颗的菹菜。

那霸道的菹菜味顿时蹿出来,有捏了鼻子的,

“不行啊,你这菹菜都走味了。”

季胥闻着,也是酸臭酸臭的,应该是腌菹菜的坛子不洁,或是没封严实的缘故。

坛口须拿一块大石头镇实了,过上半个多月,捞出来时色如金钗、汁水酸美,那才是做成了,拿来就粥,就酒,最为适宜。

季止的菹菜瞧着不金盈,反倒呈现出一种暗沉色。

众人凑前来闻了一鼻子,都散去了,没买。

季止道:“我家吃了几十年了,也没觉得有味啊!分明是正宗的酸味。”

季止接着在这片叫卖,她提着篮子,走家串户的都说这味不好,没人愿费钱去买。

因也没有小贩来赶她走,她却是傍晚丧丧的自己回去了。

话说季胥卖完蒸饼,又绕道去乡市,买些鸭蛋和猪肉,家里面粉消耗快,她还添了两斛面粉。

在乡市上碰见庄氏,这些日子她稳定能卖上四十个,面带喜色,满是劲头,这半日光靠她可就能挣十二钱,想想就和做梦似的。

她卖空了正要家去,见季胥抱着面粉,这便来替,说道:“拿婶儿来扛着,你提这轻的鸭蛋和肉就成。”

W?a?n?g?址?发?b?u?页???????????n????0??????????????

这便大力气的,将面粉袋子搂过去,一下就扛在右肩。

“婶儿好力气。”

走大段路还不带歇肩的,季胥每回都得走一截歇一会,见此不由的赞道。

“不过是粗笨力气罢了。”庄氏羞道。

中途时,季胥要替换来,她还不愿,“我做惯了地里的活计,不觉着重,你这细胳膊细腿儿的,别折坏了。”

“可别,让婶儿扛一路,叫我这做小辈的怎么过意的去。”季胥说道。

后来庄氏看没剩多少路,便由她抱着回去,自向家去了。

那田头锄草的妇人打趣她:“蕙娘,日日卖蒸饼,累的够呛罢?”

庄蕙娘实诚道:“哪里累了,又不用肩挑力扛的,篮子轻快着,不累人。”

这话说者无心,听者可是酸倒了牙,想这庄蕙娘不过去叫卖一番,就能得三成的利,他们咋就没和季胥卖个好呢?

这活儿不就有自己的份了吗,一时都咬着槽牙可惜,却笑道:

“胥女自己在盛昌里挣大钱,咋不带你去里头卖呀?好歹能教你多挣些利。”

“乡市也可好,我今日卖了四十个咧。”

当初这分成,季胥是摊开说明了的,一斛面粉能做二百个蒸饼,算下来,这白玉蒸饼卖的钱,面粉本钱占了三成,她得三成,胥女那头得四成。

当初吕媪庄蕙娘这对姑媳俱是点头的,想着人家的手艺,又是一大早忙忙累累做好现成的,只管来取,哪还有什么旁的不足,心眼里尽是感激。

因此庄蕙娘这话不假,进了院子,自去西屋织布了,压根没将那些歪话放心上。

见陈家与季胥这样交好,廖氏却是坐不住了,惦记家里大男的亲事,忙忙的自田间归家,拉了丈夫崔大道:

“我看也别等了,我可听说那胥女在盛昌里一日能卖百来个蒸饼,挣的钱可比种田划算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