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2 / 2)

加入书签

小印子顿时神色一紧,不过转瞬便被他掩饰住了,笑意吟吟道:“吃酒误事,奴婢跟在殿下身边也不吃酒的,还是将殿下吩咐的事情办妥,安排好探花郎的婚宴,也要顾着我们东宫出来的人不是。”

理由充分合理,无懈可击。

饶是顾熹之也无话可以反驳。

顾熹之温文莞尔道:“自然,公公自便便是,饭食送到也请尽早来前边跟我们一块用饭罢。”

小印子点头。

顾熹之便褪开身让他先行,小印子忙不迭快步离去了。

顾熹之却没有离开,他鬼使神差地停留在原地,靠着转角处的廊柱。

顾熹之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他就是觉得哪里都不太对劲,自己的想法不对劲,小印子似乎也不太对劲,他对琳琅有这么关心热络么,从前应当没有罢。

仅仅太子殿下的吩咐,就能让他做到这个地步?

认识许久,顾熹之确定小印子不是这样的人。

可这就奇怪了,如果不是因为太子殿下,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顾熹之想不分明。

少顷,婚房那边传来动静,是小印子出来了,转道去了前边筵席用膳,他并没有多逗留。

难道,真是他想多了?顾熹之见状不由得愈发迷惑。

由于这莫须有的成婚,他凭白多了一个妻子不算,顾熹之觉得自己的神思都不太正常了,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顾熹之自己都失笑了,摇了摇头转身回去前厅继续招待宾客。

上晌迎亲,临近午时拜堂,拜完堂后婚礼筵席方才正式开始。

这样的筵席通常都不仅仅是吃一顿饭这么简单,何况是在京城官员之间,很快这里便沦为了一轮新的名利场。好在顾熹之跟在太子殿下身边见识不少,应付起来也算驾轻就熟,倒不至于忙乱无措。

只是依旧免不了被灌了不少喜酒,一如梦境中。

筵席一直举办到酉时才堪堪有了将结束的苗头,小印子固然担心殿下,却也明白轻重缓急,他不能再逗留下去了,不能让探花郎起疑,更不能罔顾东宫内务于不顾。殿下不在的第一个晚上,他是一定要把宫里守好的。

是以,小印子早早地就与主人家告辞离去了。

顾熹之亲自将人送到了门口,心里的迷惑也随之打消。

只是,他这边还远没有结束。

姬檀估算着时间,前边的声音渐次小了,婚房这边几乎再听不见,想来是婚宴即将结束,姬檀将收起来的红盖头重新铺展开,待端端正正地坐回床榻上,再将其盖上头顶,视线随着大红盖巾一同落下帷幕。

视野受限后听觉愈发清晰,姬檀听见仲夏的蝉鸣和蛙声一片。

想来今夜定然月明星稀,是个如醉如梦的夜晚。

只是,月色美好如醉,人却毫无赏月之闲。

同一轮月光下,京城即将宵禁,小印子在回到东宫后先将东宫一切维系如常,紧接着便要处理那十二位小倌的事了。

人已经经过了东宫手下的手,不能再送回南风馆去,即便要送,也不能送往京城的南风馆,一定要送地远远的,让他们再也不能回来才好。

这个秘密必须被永远地埋藏在月光之下。

婚事既成,是太子殿下亲自嫁的人,更不能暴露一点端倪。

今夜宵禁之前即是最好的时机。

小印子命人安排了马车,秘密将包括琳琅在内的十二人全部送出京城,并将他们的身契留了把柄握在自己手中,以确保他们不敢忤逆,如有违者,今夜的月色便是他们永远的长眠之地。

尽管已经安排地滴水不漏,但十二个人毕竟不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