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 / 2)
唯有一点不同。
上菜的人选不一样。他们的是奴婢太监,顾编修的却是方才演奏的俊美乐师。
“……”
这区别对待的未免过于明显了。
于是,有官员开始感到不满,并嘀嘀咕咕,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站起身来恭声问姬檀,这是为何?
顾熹之也发现了自己待遇特殊,同样看向姬檀,等一个回答。
姬檀便出声为众人解惑了。
他自然不会说这是南风馆的小倌,而是声称这些人都是他帮扶的可怜人家的孩子,走投无路,便让他们学了个一技之长傍身,学成之后,他们甘愿留下为东宫效力,此番出来是主动为众位大人侍奉的。
又有人不满了,问,那为何只紧着顾大人一人侍奉?
这个问题,姬檀双手一摊,表示他也不知道,他从未吩咐过乐师上菜,全都是他们自己拿的主意,自作主张行事。
言下之意,便是说乐师们只想为顾熹之侍奉,而不想为他人侍候了。
问话人自讨了个没趣,也不再问了,悻悻坐回席间用膳。
姬檀心念电转,也觉得这样不太合适,遂又换了个法子,唤来小印子命他下去办了。
须臾后,方才的乐师们改头换面,以覆带面纱半遮面的全新形象出现,主动为在场的各位大人斟酒。当然,主要还是直奔顾熹之,但不再聚集,而是轮番上阵。
这下,打消了场中人所有的疑虑。
但却更引人注目了。
原本这十二位乐师就生的样貌不凡,令人惊叹,但因他们奏乐吟曲时位置距离受限,匆匆一瞥过后未能记得全貌。
眼下好不容易能近距离见识庐山真面,偏偏又半遮半掩了起来,这副作态岂非更让人心痒难耐,想摘下面纱一探究竟?
好奇心是人的本能,任谁都无法幸免。
姬檀不信顾熹之心不动。
只要有一个成功了,便不枉费他这一番筹谋设计。
是以,姬檀边不疾不徐地用膳,边不时望向顾熹之翘首以待。
但顾熹之又岂是一般人,没有超凡的定力何以从没有任何背景资源的寒门之中脱颖而出,登朝入仕。
因此,他对这些所谓乐师真不感兴趣,甚至丝毫未觉这是专门而为他设的局。
小倌们眼见眉目含情目送秋波不起作用,登时转换策略,改为在为顾熹之斟酒、上最后一道菜时提前熏香,以香诱他。
从前在南风馆时没有客人能逃脱得了这一招。
除非,那人不行。
做足准备信誓旦旦的小倌端着最后一道菜品粽叶艾团亭亭上前,一双修长精致的手轻轻捧起青瓷高底圆盘躬身放到顾熹之面前。
顾熹之一如前几次般始终连个眼神都欠奉,并不看他。
不过这没关系,小倌还有最后一招。
他直起身绕至顾熹之身侧,柔软的身体几乎快贴上了顾熹之,动作优雅挽袖为他斟酒。
顾熹之避之不及,刚要褪开,一股浓烈馨香先闯入了鼻腔,顾熹之霎时被呛住,险些失态咳嗽起来,眉峰蹙起,有些不太高兴。
他不喜欢这股馥郁的味道,亦从没有熏香的习惯。
唯一近距离闻过、习惯且喜欢的香味是来自于太子殿下惯常使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