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2 / 2)
洛绥和洛望舒对视一眼,昂头看向刘佳,眨了眨眼睛,抬手对她摆了摆:“大姐姐再见。”
洛望舒哈哈笑了两声:“我叫她姐,你也跟着叫姐姐啊。”
洛绥被他牵着往停车的地方走,稚气的声音被风不紧不慢地吹回来:“因为她还很年轻,年轻的都是大姐姐。”
从大学毕业以后就没少被叫阿姨的刘佳一下子仿佛靶子一样被射中了红心,她望天捂了一下胸口,在心里重复了一遍自己还年轻。
等幼儿园的孩子都被家长接回去,刘佳掏出手机给朋友发了条微信:【洛绥爸爸的联系方式不难搞,就是有件事挺难搞的。】
朋友没下班,偷着懒给她回复:【什么事?】
【说真的,】刘佳一个字一个字认真编辑,【你要是抱着给侄女介绍对象的心思联系他,身为推理期刊编辑的你,可能会死。】
朋友不解地发了个问号。
刘佳微笑打字:【因为他还有个爸爸叫乔溦。】
朋友:【………………………………………………哦。】
上课的突发奇想,大概还有个小学时期的洛绥和乔叔的斗智斗勇~这那之前让我先补个作业背背书……
微博上放了我瞎画的洛绥,小天使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爱你们比心~
第86章 番外 新年
01
都说过年图喜庆,人多才热闹。家里三口人一起吃的年夜饭到底没有十多人的年夜饭来得有感觉。
洛望舒是家里独子,姥姥和姥爷也只生了洛妈这一个闺女,相比下来,洛爸那边就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家庭了,他是老小,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儿女渐渐成家立业后,余下的家中老人才更懂得各自的感受,两家相隔的距离虽然不近,可老人们在平日里就没少联系。到了年底,洛妈根本就不需要去打家里父母的电话,到了洛爸老家就能看到四位老人乐乐呵呵地坐在一起等着子女们相继回来。
说是老家,可事实上,即使是洛望舒的爷爷对它也没什么记忆。老人家出生的那一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学堂担任先生的父亲也参了军。听说快满一岁的时候,家里的父亲就死在战场上,再没多久,很早就懂事的大哥在逃难时也死在日本人刀下。都说为母则刚,最后在战火里护着他的人就只剩下一个缠着小脚的小妇人。
后来国内政局稳定,母子俩也辗转到过许多个地方。老爷子的母亲为人柔和却韧极,眼光没被局限在闺房里,没像旁人那样赶着回老家建房分地,而是把儿子塞进学校里念书,自己维持生活虽然辛苦,却以一个妇人的坚持把洛家往下两代的命运都直接改变了。而洛老爷子直到身为老小的洛爸步入工作正轨,才跟老伴儿商量着一起搬回老家去。
因此像洛望舒这些小辈,对老家只有假期去玩的印象。年纪再大点儿,就只剩下春节回去过年的印象了。
临近春节,交通拥堵是少不了的,开车回去的人估计都要在高速上愁上一阵子。乔溦和洛望舒选了中午的航班,抵达老家临近的城市后又改乘火车,仅仅一个小时的车程,洛望舒的脸色已经白了好几回了,就算是在国庆期间里见识过拥挤车厢的乔溦也忍不住把眉头慢慢皱起来。
为了防止被堵在路上,洛望舒往年也是跟着洛爸洛妈这么回去的,对于春节里的交通状况多少做了点心理准备,网上还没开售火车车票的时候就温习了一遍车厢座位号码的分布情况,买买退退三四回,总算抢到了靠近车门的座位,省得检票上车时被过道的乘客挤得难以往前挪动。
座位也的确是预期的座位,更完美的是还贴着窗户,本该坐在过道对面的乔溦也顺利跟洛望舒身旁的大叔换了座位。按理来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