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4(1 / 2)

加入书签

不止是袁长瑜不用入宫了,其他姑娘也都回了家中。

而谢绎突然就藩的事,没有任何理由,众人猜测纷纷,无法得出结论。

但袁夫人松了口气:“老天还是放过你了,阿瑜,那谢绎总算得了报应,以后再不会来纠缠你。”当然,女儿遇刺这桩案子仍没有查清楚。

袁长瑜却有些惘然。

母亲说得没错,她确实摆脱了谢绎,可她的人生也一下变得索然无味了,因为她本已下定决心,是要去走那一条充满危险,充满挑战却又令人兴奋的路的。

不过也罢了,她或许就是没有那样的命。

袁长瑜幽幽叹了口气:“我不想再留在京城了,嫁去别处吧。”

看着别人风光有什么意思?

袁夫人揉一揉她的发顶:“好。”

而谢琢此时才知道真相。

他一把将孟清泠抱了起来:“清泠,是不是你做得?”

孟清泠歪头道:“什么?我怎么一点听不懂呢?”

这样可爱的样子,引得他忍不住低头亲她。

“娘子,你真好,”他一边亲一边呢喃,“此事原该是我做的,你这样让我怎么办……”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孟清泠伸手捏捏他的脸,“你可是听课听累了,糊涂了?”

不承认就不承认吧,可他满心的爱意不知如何表达。

“清泠,我太喜欢你了怎么办?”

这有什么好问的,那就继续喜欢她啊。

孟清泠嗔道:“笨蛋!”

*******

崇宁帝因为此事,深深反省了好几日,他觉得自己摇摆不定伤害了两个儿子,此后打算端正态度,不再给别的皇子希望,故而又封十四岁的谢磐为安王,令他马上就藩,亲事以后再议。

至于谢廉,因才十一岁,故而暂留宫中。

但谢廉的生母柳昭仪显然被吓坏了,时常提醒谢廉,谢廉本也单纯,越发老实。

太后为此心情愉悦,倒是对宜妃,谢丽珍越发好了。

两个儿子就藩,宜妃心头难受,可想到总比丢了命好,心结也渐渐解开,恢复了几分原先的性子,这阵子与崇宁帝颇为恩爱。

宫中一片祥和之气。

太后没了烦心事,又开始惦记要抱重孙,跟谢琢道:“阿芝都怀上了,怎地清泠还没怀上呢?”

谢琢道:“表哥跟表嫂成亲好几年了,怀上不是很正常?我跟清泠一年都没到呢。”怎么能把他们夫妻跟廖起宗夫妻去比呢?祖母也真是的。

太后道:“我不管,反正你加紧些……要不要吃点补药?”

谢琢:“……”

他这身体用得着吃补药吗?

“我时常练武的,不需要。”

不过祖母要再催的话,他得想些别的法子了。

就在这时,崇宁帝过来请安。

见到谢琢,笑道:“正好,阿凤,朕这阵子想了想,你以后不用再听课了,来帮朕办事……去吏部如何?替朕好好整顿下,让朕真正能做到人尽其才。”

这怎么成?他手头好些事情要忙呢,谢琢婉拒道:“孩儿能力不足,还是继续听课吧。”

崇宁帝:“……”

太后也道:“是不急,先别累着阿凤,让他把孩子的事解决了再说。”

崇宁帝:“……”

谢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