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3(2 / 2)

加入书签

李娥已经考虑多日:“那四百两银子,奴家收下了,”她递上一份契约,“往后您也是店铺的掌柜,店里但凡赚得一枚铜钱,都有您半枚。”

眼前的姑娘其实很早就将机会送来了,她没有珍惜,如今自然要抓住。

孟清泠道:“我什么都不干,白拿一半有些过分,便取五分之一吧,”看向姜小芸,“剩下的你可以留着给你女儿,她有了这笔钱,将来无论做什么都可以。”

李娥吃惊:“孟三姑娘,这样我们欠你太多了!”

“没有,一点都没有。”

她想,她是深深被李娥的母爱所感动的。

她自己从不曾拥有过,见别人拥有,也是一种幸福。

所以这母女俩没有欠她,她真的很开心。

李娥看出她是说了真心话,十分惊奇,便没有推辞,反正以后有的是报恩的机会:“多谢孟三姑娘。”

送走二人后,枫荷摇头道:“您真是散财仙子!”

孟清泠提起花浇准备去给栀子花浇水:“我可不做亏本买卖。”

枫荷:“……”

见她不信的样子,孟清泠差点就想描述一下李娥在前世开得酒楼有多大,能与现在的云阳楼,丰乐楼比肩,李娥也因此结交了一帮愿意为她做事的朋友,最后才能得以报仇。

那座酒楼叫余香楼。

曾经,她跟谢琢去过一次。

他说新开的一家酒楼,厨子手艺很好,想请她去尝尝。

现在回想起来,她竟都记得吃了什么。

其实他们之间的回忆也挺多的,只是……

罢了,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是新的开始,新的人生。

风吹过,卷起窗下的落叶。

不知不觉,已是夏末。

谢琢合上文书,起身道:“回宫。”

他找到了有关吴博吃空饷的证据。

万良感觉到了主子的志在必得,忙去备车。

听说长子有事求见,崇宁帝放下奏疏,轻轻舒展了一下手臂:“让他进来。”

谢琢走入殿内。

“请父皇见谅,若非必要,孩儿也不想在此刻打搅父皇,”他行一礼,“是有关庆州总兵吴博吃空饷一事。”

吴博若非频频立功,做不到总兵,是以崇宁帝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

“怎么可能?”

谢琢就将几分文书呈上:“庆州这几年的军饷都稳定在两百万余两,但孩儿发现,前年并州曾爆发瘟疫,并州与庆州相连,不可能不被波及,但并州的军饷那年报得少了,庆州却没什么变动,另外,孩儿去户部查过户籍,庆州军队的兵士,好些都是查无此人,故孩儿怀疑吴总兵伪造人数,冒领军饷。”

崇宁帝浓眉皱起,立刻查看文书。

谢琢都标记好了,一清二楚。

崇宁帝越看越生气,但并没有发作,将文书搁在一边问:“你怎么会想到去查庆州的军饷?”

“是因为西夏,孩儿觉得如果最终避免不了一战,那庆州得事先有个充分的准备,不管是精良的军队还是充足的粮草,谁想孩儿竟意外发现军饷的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儿误判,还请父皇指正。”

崇宁帝十分吃惊。

太平盛世,若非必要,都不轻易开战,但西夏国屡次挑衅,他也实在很想给这小国一个狠狠的教训,只是长子向来温和,竟也有血性的一面,居然真在考虑打仗,他完全没有想到。

有些欣慰,他含笑道:“是不是误判,查一查便知。”

只要父皇上心了,那吴博就跑不掉。

谢琢躬身道:“父皇英明。”

次日,就有官员被升为庆州巡抚匆匆离开了京城。

谢绎耳目众多,立刻知道是谢琢进言。

可同在衙门历练,他这里还无进展,谢琢竟发现吃空饷一事,他岂能不震惊?何况此人还是吴博,父皇颇为信任的一位武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