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1 / 2)
人了,他加快脚步往待客厅走。
石头以为自己见到的会是父母含着眼泪,十分思念的眼神。
他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自己的父母正和一刚毕业的白直说的义愤填膺。
他仔细一听,三人竟是在说黎县比陵州好。
那白直小姑娘似乎也是遇到了知音一般,说起黎县的好处那是滔滔不绝。
“黎县的入学名额和师资力量根本就不是陵州能比的,这黎县出来的学生,成绩普遍都比陵州的好,这是不争的事实啊!”
康竹青就爱听这样的话,她狠狠点头。“这可不是,除了学堂,现在的什么东西不是黎县先出来?然后再推广的?黎县可是陛下曾经的封地,就这一点,甩陵州八百条街。”
两个人越说越投机,仿若做了忘年姊妹一般。
石头尴尬的咳嗽了一声。
白直小姑娘立刻意识到自己话太多,急忙站起来。“知州,我先去忙了。”
康竹青和石土仔细打量这石头,发现他黑了些,竟长高了!
康竹青率先开口:“我的儿啊,你怎得黑成这样了!”
石头无奈道:“潼川路的荒地多,我总要下基层,自然晒黑了。”
石土拍了怕他的肩膀,只说了一句。“你如今比阿父都高了。”
煽情的氛围刚刚上来,石头正有丝感动,打算说些什么。
康竹青和石土便眼巴巴的望着他。“何时吃午食?”
潼川路喜辣,从前没有辣椒之时,便常用茱萸调味,如今有了辣椒,潼川的食肆便顿顿都离不开辣椒了。
至于林肆从前吃的暖锅,如今也在潼川路流行了起来。
康竹青与石土一顿吃的就是暖锅。
三人吃的畅快,康竹青难得夸赞。“这暖锅,竟比黎县的还好吃些。”
石头日日忙于公事,康竹青二人也懂事不去打扰,早晨就起床卖菜做饭,到石头回家吃饭时才能见上一面。
二人闲的无事会在街上转一转。
潼川路从前是卓正初的地盘,短短几年之间已是三次易主。
对此百姓只剩下麻木,州衙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等第一批土豆和红薯收成之时,百姓们这才发现这次易主似乎真的不一样。
首先是减免了赋税,只用交一成。
其次就是这土豆和红薯竟然真的能亩产这么多,大家都不用饿肚子了。
只要能让百姓吃饱,那便是好皇帝。
土豆和红薯丰收后,潼川的百姓肉眼可见的有了活力,对日子也有盼头。
得知有作坊在建,要招工,一家人也会私下商议谁在家种地,谁去当工人。
在潼川路待了几日,康竹青已养成日日做饭都要多放些辣椒的习惯。
石头在潼川路待了几个月,已习惯吃重口味的菜,前两日还觉得康竹青放的辣椒不够多。
石头解释:“潼川路以前穷,百姓们吃不起盐,便多多放些茱萸,让饭菜有个味道。”
在潼川路待了大半个月,二人又要启程到安京去。
W?a?n?g?址?F?a?布?y?e?????ü???ε?n??????Ⅱ???﹒??????
现在安京的入城检查很严,二人凭借着引路文书,成功入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