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5(1 / 2)

加入书签

个工人培训。

不光是培训操作的工艺,更是要培训这三班倒是如何运作的, 这工钱是怎么算的。

许三春最开始听的云里雾里, 但为了得到这份工作,她听的非常努力。

什么员工需要遵守的准则,上下班时间, 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培训了七日,就迎来了正式去盐厂工作的日子。

许三春不知道别的盐厂是如何制盐的, 也不知道别的盐厂会不会这样分为几个工序。

她的工序仅有两个人,她们所做的工作便是将豆子磨成豆浆,随后将按照比例将豆浆倒入卤水中搅拌。

培训的时候那管事说了,说什么是因为蛋白质遇热形成絮状物可吸附钙镁离子。

许三春哪里懂得什么梨子桃子的,她只知道将这豆浆倒到大锅里头去, 再用木棒不停的搅拌, 撇去浮沫就是她的工作。

待卤水纯净度肉眼可见的通透后,便交给下一步工序。

盐矿比盐厂早干活许久, 许多开采出来不能吃的盐一直堆积着,故而盐厂也得三班倒的干。

夜班则是轮值来上。

毕竟夜班事少, 晚上屋子里头黑, 也做不了什么活计,去了先检查一下白天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随后只需要隔几个小时起来看一眼炕盐脱水的情况就好。

许三春上了两次夜班, 并不如她想象中那么劳累。

去了检查完和看完脱水情况以后,她便和同事两个人在带了自家编的草席休息室地上睡觉,两个人换着看。

管事就怕工人们晚上睡过,特地养了一只公鸡,公鸡每隔两个小时叫一次。

只要听到公鸡一叫,许三春和同事便知道要起来了。

上夜班能多得六文钱,这夜班事又轻松,便有人提议想多上。

最后被管事给驳了回去,说是轮值才是最公平的。

再成为盐厂工人的第二个月,许三春终于攒够了买布的钱。

这一次她不光要买布,还要买那染料粉。

许三春和张莲一起拿了用家里的大缸姊接满水,倒好了能染一匹布的染料粉。

母女二人打算染两种颜色,蓼蓝叶给郎君穿,他们二人则是穿紫色。

许三春拿着晾干的棉布往张莲身上比划。

“你别说,这颜色是好看呢。”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Y?e?不?是??????ü???ě?n????????????????????则?为?屾?寨?佔?点

许三春叉着腰,“明日我也要去炫耀,咱们家也是穿上棉布衣服了。”

因得盐厂的产出的精盐,也让百姓们的生活品质大大提升。

只需要花粗盐的价格就能吃到没有苦味的盐,这大概是百姓们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只是现在盐厂初建,有些供不应求,故而都是限购。

有人生怕以后就没得这样便宜的好盐吃了,想多买一些来囤积,但发现不让买。然后就在家哭天喊地。

邻居听了便安慰他,有安平县主在,有什么怕的?

那人转念一想也是,便抹了抹眼泪不再哭了。

*

康竹青如今已是黎县人人羡慕的存在。

一双儿女都在县主手底下做事,且都是管人的,没人不说一句她命好。

甚至还有人问,康竹青家中这宅子卖不卖,自己可以出高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