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1 / 2)
好看。
生产计划一制定好,林肆便派了赵安与范利去施县做技术指导。
就研磨成粉这一工序, 林肆打算用水利锤。
既省事又省力。
至于其他的采摘、运输、晾晒、成粉后的包装,则全是人工。
施县的土地被大规模的种植粮食,幸好沙草的种植由羊以冬承包,不然兰娘还真要头疼许久。
施县不如陵州发展的快,这里的百姓才刚刚用土豆和红薯解决了温饱问题。
由于没有其他的产业, 百姓们手头除了土豆和红薯以外, 几乎没有余钱。
当这听说要建染料作坊后,百姓们那是一个翘首以盼。
他们都听闻, 当工人能每个月都会发月钱呢,最少都是一百文起步。
现在光是修建作坊, 每日都是有钱拿的。
吕云英在施县还不是施县的时候, 就一直生活在这里。
从前的施州一直算不上富裕,百姓们一个个瘦的和杆子似的,但知州却白白胖胖的。
吕云英偶有几次卖菜回家, 瞧见知州笑得一张脸都皱在一起,看的只犯恶心。
后来寒潮来了,为了节约粮食,她就和丈夫每日吃一点,吃了睡觉,以此节约体力。
直到有一日睡醒,才知熙河路便变了天,原本的知州不见了,施州与下面几个县合在了一起,成了施县。
熙河路变成了安平县主的地方。
吕云英开始还有些茫然,她听着隔壁读书人说什么安平县主强夺熙河路,这是暴政,接下来百姓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结果读书人话还没说完,他们就领到了食物。
土豆和红薯。
等吕云英和丈夫煮熟吃完后,就也没听见隔壁那读书人说什么暴政了。
他声音比之前大的多,这次的话变成安平县主乃仁主。
吕云英不识字,不懂那些什么仁主暴政的,她只知道能让她吃饱的就是好官。
土豆和红薯每日都能领,新来的县令是个女郎,为人很和善,笑起来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吕云英很喜欢这位县令。
因为这位文县令,大棚搭起来了,竟然还不要百姓的钱,只需要等收获以后拿土豆和红薯去抵就好了。
吕云英的丈夫段高兴如今帮着修作坊,每日能得十文钱的工钱。
段高兴笑的合不拢嘴,第一次见给官府做活还发工钱的。
入夜了,两人在一起商讨未来。
吕云英指了指匣子里的铜板。
“我今日拿土豆和红薯去县衙抵大棚的债,有多的。县衙里的人非给我算成钱,说这是规矩。你说这安平县主手下怎么这么多好规矩呢。”
段高兴:“那作坊建好了,说是要招工,到时候你去试试能不能招上。”
吕云英理了理头发,“这作坊说是什么染料作坊,主要是卖给陵州和黎县那边的人。”
段高兴就叹气:“黎县那边的人最是富了,什么土豆红薯棉布都是那边先实施的,黎县已经没人穿麻布衣服了,都是棉布衣服。”
吕云英啧了一声,“这得多不缺吃喝才会拿钱去买染料染布的颜色啊。”说完又补了句。
“等我以后有钱了我也买。”
段高兴点点头,睡前嘀咕了一句,“要是安平县主早点来就好了,咱们哪至于过这么久的苦日子。”
第二日,吕云英从地里回来,就听见隔壁的读书人在吵吵着要去陵州读什么夜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