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8(1 / 2)

加入书签

碗大蒜素进去,看能不能扛过来。

卢阳三人带着三个病人,一路寻来了熙河路。

到达碑界前,阿青一眼就认出这是前来求药的。

这些日子她已见了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一般都带着家丁婢女,身上穿的也都是好料子。

阿青从木墩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主动跑上去搭话。

“几位女郎郎君可是前来治伤疫的?”

闻枝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是....敢问女郎有法子医治吗?”

阿青摆了摆手,“我不是大夫,我能带你们去卫生所,但有个前提,若是没有治好,遗体是必须火化的,而且医药费很贵,你们不付钱的话,就只能做县主的子民来还债了。”

闻枝几乎是想也没想地就答应了。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只要能救她的孩子,让她给安平县主做牛做马她都愿意。

钟舒本以为到达以后要折腾一番,找到梁年才能有法子,没想到安平县主如此心善。

阿青一边带路一边安抚,说自己也是被安平县主所设的卫生所救活的。

闻枝三人一听,眼中都燃起了希望。

阿青大老远挥手,“现在谁有空,这边来个三个病人,有两个孩童。”

宋和玉接诊了卢家人。

闻枝强撑着,说之前按照安平县主的公布的方子吃过药,但人还是高烧未退。

阿青将三个家属带去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钟舒神情虽颓废,但也注意到这肥皂就放在此处随意,供人使用。

病人治病,家属不允许陪同,卫生所人多,本就够挤。

但闻枝那能让两个孩子就这般没人照顾,又不敢说一句反驳的话,只能掐着自己的手。

阿青安慰,“这位女郎不必忧愁,每日都有一次探望的机会,你留在这里才是误事。”

家属只能去远处的草棚暂时居住。

这里的草棚住的都是前来求药的人,家中都是不差钱的,表面非常平和,见到有新人来,甚至还能主动上前介绍情况,告诉他们不必担忧。

这些家属本来想着去砍砍柴交给卫生所帮忙的人,毕竟每日熬药烧水加醋,谁知道人家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煤,根本不惜得柴火。

所以他们每日只能等待。

卢阳刚刚将自己的弟妹和妻子安顿好,他左右看了看,发现还有带刀的走在卫生所附近走来走去,若是有人意图不轨,他大声呼喊也是有人能听见的。

林肆当然得安排部曲巡逻,万一搞出医闹,她辛苦培养的人才们出事了可怎么办。

一旁的郎君似是一个人,他自来熟地拍了拍卢阳的肩膀,“到这来了至少有希望,在家待着才是真的等死。”

卢阳一番询问,对方也是看了报纸以后喂了药没有用,才将人带了过来。“昨夜我阿父没熬过去。阿娘和我家娘子倒是活了下来。”

闻枝一听,又开始止不住想孩子没挺过来怎么办,想着想着,又开始掩面哭泣。

闻枝哭了睡,睡了哭,终于到了第二日。

得了探望的名额,由阿青带着远远的看了一眼,两个孩子以及卢青身上的瘀斑竟有些淡化。

她激动的抓了抓卢阳的手。

阿青性子外向,擅长与人交际,安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都是她来做工作。

“两个孩子和郎君都属于重症,昨夜大夫们灌了药,今早体温也降了些,想来是能挺过来的,待会会放粥,我让闻郎君带你们去领吧,没事不是白吃的,最后都会算在医药费里的。”

闻丘就是昨夜和卢阳搭话的那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