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3(1 / 2)

加入书签

梁年懒得陪他们玩,纵有人做面子邀请她,也都拒了。

增税落在百姓头上就是一座山,梁年十分庆幸林肆来的是黎县,否则她都不敢想,若是黎县的收成没有翻倍,原本就贫穷的百姓应该怎么办。

就林肆所说的那样,梁年再回到黎县时,黎县的路已修好了不说,甚至百姓们都习以为常。

梁年回来没有先处理堆积的事务,而是先去林肆说了廷议的内容。

林肆听着她拿自己当挡箭牌,笑容灿烂:“这群人倒是会打主意,看来我这个县主的名头还是很有用的嘛。”

梁年喝一口热茶,言语中带了丝担忧,“不过是击退胡人南下而已,怎得就到了要增税的地步。”

至于剩下的,梁年没说。

她感觉这次增税只是第一步,往后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艰难。

不过这一切都和黎县没有关系。

那点子增税,对于如今黎县的粮食产量来说不过毛毛雨。

但做戏做全套,梁年在交收税书的时候还是写的声泪俱下,就差痛哭流涕的哭诉,说大家都知道黎县的情况,更何况这还有个金枝玉叶的县主要养,真的再也经不起第二次加税了。

增税意味着百姓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会有人饿死,会有人被卖掉,自然也会有人因为活不下去沦为流民。

一个两个的流民不可怕,但是一群流民聚集在一起就很可怕!他们会逐渐演变成山匪,强盗,若是天下再不太平一些,那就直接原地起义了。

在寒潮之前的剧情都属于空白剧情,林肆无法预测剧情,但她知道,是时候成立军队雏形,守卫家园了!

至于尹笙,也不知道莫静连将他拐带回来没有。

*

封凌与莫静连此刻正在潼川路宜州,封凌原本是出差陪莫静连来接头送货的,送完货以后,莫禹与南乔行回去。

封凌和莫静连则是来做另一件事。

莫静连看着跟在她们身后有些胆怯的小郎君,以及小郎君的父母和姐姐。

莫静连在来到潼川路之前,便已知道这位小郎君名叫尹笙,也知道他的长相性格和他家人的全部信息,也知道他家曾借印子钱,直到债主将利滚利的欠条拿出时,他们才后知后觉。

这些全是林肆在原著里扒拉的细枝末节,真是看的好生仔细,看的她头都痛了,尹笙的戏份不算多,有点像为了给男主打仗的工具人,毕竟他不近女色,也不爱钱,更不爱吃,就爱打仗。

林肆起初还不知道尹笙家中为何要借钱,现在想来,应当因为这次增税导致。

林肆交代她们二人,务必将这位名叫尹笙的少男全家带回来,不管用什么手段,二人不会质疑林肆的决策,全然照做。

莫静连是何许人也,虽年岁不大,但也算是商场小油条。

网?址?F?a?B?u?页?ì?f?u?????n????0???5????????

她与封凌先是找到债主,表示自己可以出多一倍的钱买下尹笙家的欠条,但前提是得配合她演一出戏。

债主自是乐意,这不简直就是白捡钱。

债主甚至对戴着帷帽的莫静连表示理解,“那姓尹的小子确实小有姿色,不怪女郎看上,女郎放心,我定设计一出戏让着小子心甘情愿跟着您走。”

有钱人的兴趣爱好广泛,他理解的。

莫静连:........好像被误会了,不过没关系。

债主或许是有什么表演的艺术天赋,当天唱红脸唱的那叫一个逼真,甚至还自己编排出了一出剧情,说是什么他们家本来就是佃户,有没有地,拿什么来换钱,一天都不肯宽限。

逼的尹笙脸胀的通红,尹笙的姐姐哭的大声,他的父母也瑟瑟发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