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5(2 / 2)
亏着客人也不能亏着自己的嘴呀~
再就是母鸡母鸭,留着下蛋,鸭蛋也很好吃,就是母鸭下蛋通常要五六个月,比鸡通常晚一个月,因此估计到十月份才有鸭蛋吃。
鸡蛋的价格,姜蘅卖每颗五元。
鸭蛋到时候卖六元。
一开始就那么几只隔三差五下蛋,大概一礼拜后,一天收获的鸡蛋数超过了十颗,也是从这一天起,鸡蛋越来越多。
刚好不用采蘑菇了,姜蘅现在每天早上的任务之一就是捡蛋。
鸡蛋超过二十颗时,捡蛋就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每次等鸡群出去觅食,她吃完早餐悠悠然闲逛到这边,手边挎着个小篮子,进去一看,就能看见上下三层的鸡窝里每个窝窝中间都有两三个蛋。
有的鸡窝蛋能有四五个。
挨个将其捡到篮子里,再顺手往鸡群喝水的食盆里放一点带灵气的水作为拿走鸡蛋的奖励,就可以回去了。
这可比捡蘑菇轻松多了,跟玩游戏似的。
姜蘅现在每天乐此不疲,看着鸡蛋越来越多,也颇有成就感,虽然都是母鸡的功劳。
除了捡蛋,暂时没有其他活。
秋天的主要任务是各种果树的移栽和种植。
姜蘅已经在琢磨到底采买哪些果树了。
他们这里是中部地区,好处是四季分明,但同样的种水果就没办法种植一些热带水果,容易在冬天冻死。
因此他们这可以种植的水果一般都是西瓜、草莓、葡萄、樱桃、柿子、橘子、李子、梨子、桃子这些。
这种类还是很可观的。
考虑到果树的采收困难,五个山头,首选是前面的三个山头,这就不得不提一下他们这边山多的特性,导致这几个山头也不是一个个完全独立的,而是起伏不定,她承包的这些地方,还有村民们以前走出来的一些小道,但要进行彻底的开发还是很困难的。
不提采收的困难,光是种植,就是一个大难题。
一番写写画画,最终姜蘅去确定了方案,就等着找几个靠谱的果农将买果树,只是她想要的不是那种培育好的,而是四五年生的果树,这种果树移栽过来,第二年就能结果,不至于等个两三年空窗期。
正琢磨呢,就听楼下有人喊。
是村子里的曾奶奶。
“小蘅,又有人来你这旅游了,你出来接待一下?”
姜蘅:?
她正在二楼小客厅沙发上躺着呢,闻言眉头微皱,先去阳台那看一眼,就和一个看着长相明艳、神色略显局促的年轻女人对上目光,对方明显尴尬的扯了扯唇角,解释道:“婶儿,不用接待,我就随便转转。”
“要的要的,我知道你肯定是来找小蘅的,我们村大着呢,前阵子还有人跑去山里迷路了,你别瞎转。”曾奶奶很热心的说着,看见姜蘅,立即招手:“你看看是不是你客人?”
姜蘅:……感觉有点不对。
不像是她家客人来着?
真来他们村旅游???
——
巫慧英确实是来‘旅游’的。
作为姜家村即将到任的新村长,她提前来看一下这片地方,作为一个普通路人,想看看这个村具体情况、以及民风如何,以便接下来怎么应对。
毕竟村民都各有小心思。
她有一肚子的想法,可绝不是说出来,对方就愿意听的,对于有的人,要用软的,有的人要用硬的,还有的甜枣棍棒一起来。
总有适合他们的方法。
来到这里,巫慧英发现这边果然跟资料上说的那样。
穷得很荒凉。
是的,荒凉。
之前去大山里扶贫,都没这么荒凉,村子里都有小楼房,咋一看其实日子过得不错,但水泥路破破烂烂、房子空荡荡、四周环山,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