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0(1 / 2)

加入书签

静,迅速地说道:“大家好,我是程叙,在来到蓝海之前,我在动心网络担任研发部副总监将近十年,主导开发了一些项目,大家或许都有所使用。”

程叙如数家珍地报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每出现一个,底下人的表情便凝固一分。

直到说出“挤挤”的时候,所有人动作一致地掏出手机,打开那个每天都要访问的短视频APP,嘴巴张成O形。

“差不多就是这些。”程叙不大好意思地垂下眼,“虽然是微不足道的成就,但我还不至于为了5%的服务费走上犯罪的道路。”

【?作者有话说】

程叙:你可能不认识我,但你一定用过我开发的……APP!

第55章 别生气嘛

主导开发了知名项目的人就不会为了5%的服务费犯罪吗?

这个推论的因果链其实很脆弱,但大家好像都迅速接受了,对待程叙的态度纷纷有了变化。

原本和他关系尚可,诸如穆可刘丽芬杨琳等人自不必说,许多平素没什么交集的人在食堂遇到,也开始笑着和他主动打招呼。

就连付能良夹着尾巴安静一段时间后,都能腆着脸来递烟,被程叙婉拒后也不气馁,死乞白赖地加上微信,宣称要向他学习。

学习什么?总不能是C语言吧?程叙在心里吐槽,随即又忍不住恶意揣测:按照付能良对计算机的认知,估计入门python都费劲。

更为离谱的是,有一次程叙刚从男厕所出来,突然被公司的保洁阿姨叫住,起因是她昨日发布在挤挤上的视频至今没人点赞,问程叙有没有什么办法。

如是种种,给程叙带来不少额外的烦恼,好在蓝海内部压力减轻之后,3S项目总算得以顺利推进。

动心网络调过来的技术外援都是程叙熟悉的老同事,他们的默契早已根深蒂固,三两下弄明白程叙的需求,不到一个月就鼓捣出第一个测试版本。

一切符合程叙的预期——说到底3S的功能并不复杂,项目的核心也并非平台,而在于数据。

这一个月的时间,团队用手工输入的方式将蓝海十余年来的纸质数据导入其中,又通过爬虫和API调用等方式获取其他公开信息,完成S市及周边地区的企业用工信息采集。

除了来自官方的准确数据外,爬虫搜刮得到的也有很多不可证实的小道消息,算法会将不同来源的信息一一区分,用颜色标注可信等级,按照时间排列,以图表形式呈现在对应企业的专题页面。

务工者通过Web端或小程序即可查询到关注企业近期的用工需求、薪资水平、福利设施、劳动纠纷、重大新闻等情况,并可以根据本人的实际经历进行评论反馈,补充信息。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Y?e?不?是?????ù???ē?n???????????.???ò???则?为?屾?寨?站?点

同样的,务工者需要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技能等级等履历信息主动提交,相关证书需要进行认定,通过设置临时口令授权企业方进行查询,完成企业和务工者之间信息的双向链接。

平台初具雏形,一个多月连轴转的程叙终于得了空,打算趁着正式上线前的测试期,按计划把信息技术部的编制填满。

把原定要内部调岗的名单一一写下,程叙突然意识到一件堪称诡异的事情:他竟然不知道沙柏最近在做什么。

为了证明不是自己太忙错过消息产生的误解,程叙还特意把两人的聊天记录翻了一遍。

回顾后可以清晰地发现,在某一个节点前,沙柏的聊天缘由莫名其妙、包罗万象,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的琐事,他都热衷于同程叙分享。

在程叙被齐海洋怂恿着在众人面前公开身份后,沙柏虽然依旧话痨,每天都有记录,但似乎开始刻意回避工作相关的内容。

会是错觉吗?

程叙不大确定,他试探着发了消息过去:3S的初版做完了,今天应该不用加班。

太好啦!对面很快回复,还附带一个撒花表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